第381章 第四代天师 (第1/2页)
安抚完诸葛瑾,关兴立刻命留赞将藏在城外的粮草全部运回。
那可是数万大军十几天的粮草,藏在溶洞里受潮了怎么办,所以必须运回城中晾晒再装仓,保证粮草能够正常使用。
随后关兴又以诸葛瑾和留赞的名义下令将城外哨卡屯寨的吴军全部召回,这些哨卡屯寨他还要用不可能就此放弃,但也不会再让吴军据守,肯定要换上自己人不是。
另外随着余汗城破诸葛瑾被俘,胜利的天平已经彻底倾斜到了汉军这边,因此关兴并未急着出兵赶往大末,而是对豫章做了如下部署。
首先任命宁桓为豫章太守,率领一万大军坐镇余汗,防止南昌的虞翻和柴桑的周泰乃至宛陵的曹仁进犯。
任命耿商为豫章郡丞,负责郡内土改事宜,并从军中抽调一批参与过土改的士兵助他,让其推行土改的同时抢收秋粮,鄱阳湖的水稻马上就要成熟了,而且已被关兴看成囊中之物了,说什么也不能让虞翻抢去。
虞翻估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不久的将来,宁桓和虞翻肯定会因为收粮而大动干戈,甚至曹仁都会跑来插上一脚。
最后任命李同为豫章司马,在余汗附近找地重建军市,生意还是要做的嘛,而且李同掌管军市多年经验丰富,重建军市可谓是专业对口,不找他找谁?
另外关兴还特意交代宁桓,安排好余汗防务之后带着韦虎前往临汝再建一座炼钢厂,匪军六当家韦虎可是祖传铁匠,这么好的手艺不能浪费。
况且秋粮马上就要收割了,收粮需要大量的镰刀作为工具,没足够的收粮工具你拿什么跟虞翻抢粮?
就算不为收粮也得赚钱呐,大汉的各类市场基本都是空白,铁器农具又是百姓耕种生活的刚需,又有庞大的行商队伍充当经销商,农具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有技术有市场还有数量众多的经销商,有什么理由不建炼钢厂?
至于为何不将炼钢厂建在余汗而是建在位置偏远且有被虞翻抢劫风险的临汝县,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临汝有充足的煤矿和铁矿。
临汝就是后世的汝州,有百里煤海之称,将炼钢厂建在那里至少不用为原材料和运输发愁,这也是为了节省成本嘛。
做完以上安排,关兴点齐两万兵马再次出发,率军向东直奔大末,准备歼灭陆逊彻底解决会稽境内的战事。
说句不好听的,开战之初他是打心里畏惧陆逊的,毕竟陆逊的历史名声在那摆着,贸然对上是真犯怵啊。
所以关兴没敢跟陆逊正面硬刚,而是疯狂的迂回穿插,从外围不断蚕食吴军兵力剪除陆逊羽翼,随着韩当徐盛潘璋等人战死,马忠诸葛瑾被俘留赞投降,陆逊终于被他从翱翔九天的雄鹰剪成了秃毛鸡,并围困在了浙赣走廊里。
这种情况下陆逊就算是韩信复生估计也无力回天了,自己自然不用再怕了,直接碾压过去就行。
这天早晨吃过早饭,关兴点齐两万大军做完战前动员正要下令出发,宁桓匆匆跑来拜道:“将军,城外有个叫张盛的牛鼻子求见,说他是张道陵的曾孙,张鲁的四子,五斗米道的第四代天师,有点小事想请将军帮忙。”
“呃……”关兴惊讶的张大嘴巴愣在原地。
张道陵的大名他可是如雷贯耳,此人是天师道祖师爷,道门的老祖宗,据说还是谋圣张良的后人,后世谁不知道他啊。
张鲁是张道陵的孙子,雄踞汉中多年,直到刘备入主巴蜀,曹操攻打汉中才被迫降曹,被曹操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