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状元花,神仙水 (第2/2页)
世人听闻此地葬有六位才子,并不会有什么前来祭拜的想法,白事多不吉利,大伙唯恐避之不及,又怎么会因为你是名不经传的某位才子,就来祭拜?
但在初冬时节,有百花绽放,便又是另一种景象了。
世人好奇闻异事,别说才子,就是杀猪匠死后,凛冬时节坟前开出花来,也会有人编排一通,以为奇绝之事,前去看个热闹。
卢秀被徐青用针扎时没哭,此时来到墓园,看到六位‘前辈’的坟堆墓碑时,反倒控制不住情绪,跪在地上哭的跟个孩子似的。
徐青也不去劝慰,按丧葬流程,此时正好缺个哭丧的,卢秀要是不哭,难道还让他和玄玉来哭?
这难度怕是比让玄玉猫哭耗子,还要难上几分。
等哭够了,卢秀问徐青借来笔墨,写下了一则悼亡诗。
诗曰:
烛泪空流白日冷,松涛如诉旧时恩。
黄土一抔掩尽事,清风两界送余痕。
卢秀将写有诗词的白纸放于烛火上引燃,接着他又站起身,拿起墨盒绕着墓园,仿佛敬酒一般,把那些文墨滴撒在各处。
“卢县令这是”
“平人敬酒,文人敬墨,唯有此墨,才能寄托我情。”
徐青颔首点头,这下他算是又学到了一手,以后给哪个文人才子出殡,说不定还能用上。
离开墓园,陌上路口。
徐青和卢秀拱手告别。
“不知先生此去何往?今后可还有再见之日?”
“云游在外,四海为家,缘法到时,自有相见之机。”
徐青对踏入修行门道的人始终保持着淡淡疏离,像卢秀这种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往往不是淡泊世情,就是心怀偏执,而对方显然属于后者。
嫉恶如仇的卢秀此去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只要对方不供出他来,徐青就算他知恩图报了。
这边,徐青带着玄玉一路朝着河靖,往津门方向而去,卢秀则一路往东,打算去到家乡再看最后一眼。
两拨人各有各的去处,但却没人发现,先前墓园里,被徐青用催花之术催发的梅兰秋菊等各色花卉,此时竟全部变成了漆黑墨色。
哪怕是遍体洁白的铃兰茉莉,也都变成了玄玉色的黑花!
津门茶楼里,年过半百的说书先生又在说他那老掉牙的故事了。
“咱京津这地界儿,卧虎藏龙,奇人异事跟海河里的鱼虾似的,数不过来。今儿咱就单说一件花草上的玄乎事儿,道听途说,信与不信全看您自个,要是实在不信,那就全当听个乐呵!”
“这事儿发生在翰章年间,天上那位管人间笔墨文章的文昌帝君,偶然笔兴大发,挥毫泼墨的当口,一个没留神,啪嗒!甩下一滴乌黑锃亮的墨点子。”
说书先生故意拿起一支笔,在那儿来回的晃荡。
“要说这天上的墨,尤其是文昌爷的墨,那可不一般,要是赶巧了,不偏不倚,正正砸在凡间一株草上。那这草可就了不得了!它能开出一味奇花——状元花!
这花通体墨黑,瓣儿尖凝着露,日光底下浮层幽光,赛笔锋淌的墨汁子。
谁要是撞见花开,眼睛盯在花瓣不用挪窝,满肚子的辞藻都直往外冒!
就算是枯肠饿肚穷要饭的也能当场诌出几句诗来。要更贪心些,摘花吞进肚,管保你脱胎换骨,往日写一二三四都哆嗦的手,立时就能笔走龙蛇画银钩,比吃什么药都灵!
按老辈子人的说法,吃了这朵黑花,肚里的墨水儿噌噌涨,下笔如有神助,满腹的锦绣文章;就是只消看这花一眼,那文思也能如泉涌。
这物件儿,成了历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可那文昌爷的墨点子,比那八十老太挤出来的奶滴还稀罕。
掉哪儿了?谁瞧见了?没人知道!”
说书先生嘿然一笑,环视四周。
“吃到状元花的人不多见,倒是吃到毒花毒草瞪眼踢腿的人不老少。”
“津门盐商游二爷听见风声,揣着金银悬赏天下,只为求来一朵状元花。
这游二爷只有一个独子,文不成武不就,请的西席先生气跑好几个。
也是奇缘!这一日七月十五雨歇,城西乱坟山上生出了三株状元花,乌泱泱开着,花心沁着墨香气。
游二爷花重金让人薅了个精光,逼着自家孩子囫囵咽下。
当夜游府灯火通明,游家小子抓笔狂书,如痴如醉,天未亮就写出百篇文章,游二爷看得直乐。可谁知当他翻看纸张时,却发现那些字个个张牙舞爪,细看竟全是些胡乱拼凑的字迹,根本狗屁不通!
更邪乎的是,游家小子打那天起就得了疯病,逢人就咬,见纸就啃,而且嘴里还时不时喊着要吃状元花的呓语。”
“后来老辈人道破天机,说是那状元花挑人,游家小子肚子里半滴墨水没有,硬吞反而撑裂了心窍。倒是山后的穷书生李家四郎,偶然瞥见崖前一朵墨梅,李家四郎回家后就此文思泉涌。笔下文章一气呵成,后来被巡抚点了解元!
此正是文墨通心性,强吞反成痴。
再后来有一位状元写下一段话,来警醒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这段话至今仍有传唱,说是:墨毫墨毫,只渡文苗;盲牛啖牡丹,不如啃草尾!”
底下,有茶客戏谑道:“哪来的状元花,都是糊弄人的玩意儿,那文昌庙拜的人那么多,可这些年哪有真的状元才子出头?早就名存实亡了!远的不说,你看咱津门的诗会,一个个写几首打油诗,就人人都是诗圣了。我记得前几年长亭王府那位世子,写了个什么飞雨,愣是成了当年诗会的头名.”
茶楼角落,一青年一女童正在喝茶吃点心。
女童好奇道:“文昌帝君的墨水有这么厉害?”
青年不以为然道:“考上状元,自然墨水有用,考不上那便是盲牛嚼牡丹,合着好话坏话都让他给说了。”
“你要是相信这个,还不如相信神仙的洗澡水喝了也能长生不老。”
“当了神仙还要洗澡吗?”
女童眉头紧蹙,似乎很不喜欢洗澡这个话题。
“你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青年一边喝茶,一边讲着老掉牙的故事。
女童听完睁大眼睛,有些兴奋道:“牛郎一定是喝了织女的洗澡水,所以才能长生不老,每年与织女相会!”
“.”
青年摸了摸袖子里的圣言尺,想要在女童头上敲几下的念头似乎比以往更旺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