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一座大大的京观(2) (第2/2页)
一整夜的急行军,身体虽然疲惫,但相比较下来,他们更渴望鲜血喷涌在身上的刺激,渴望金银的光泽,渴望女人绝望痛苦的声音。
阿巴鲁身子一颤,几乎是没有半点犹豫,立马高高举起了手中弯刀:“全军听令,准备……”
“大王子殿下,且慢。”
就在这时,一个让阿巴鲁极为厌恶,乃至于心理性不适的声音响起。
阿巴鲁的声音被迫打断,原本胸腔中的火气,就像是被凭空泼了一盆冷水,愣生生被压了下去,他满脸不耐烦的扭头看向白袍文士:“程先生,您又有何高见?”
军师名字叫做程诩,阿巴鲁平日里多以程先生称呼。
他承认这人的确是有点本事,但缕缕搅乱自己的好事儿,也让阿巴鲁心中对程诩的不耐已经到了极限,若不是这人是他的母阏氏介绍的,他早就一刀剁了程诩的脑袋。
眼看阿巴鲁面皮不断抽搐的模样,熟悉大王子的人便已经明白,这位殿下怕是忍不住要砍人了。可程诩却完全不在意这些,只是眉头紧锁,双眸隔着层层浓雾,死死的盯着白雾中的德化县城:“大王子殿下,情况不对。”
阿巴鲁一撇嘴:“我匈奴大军压境,神威无敌,区区汉人闻风丧胆,弃城而逃,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有何不对?”
程诩却是摇头:“我研究过那宋言的履历,此人最是痛恨异族,面对异族侵袭,绝不会避而不战,纵然是兵力悬殊,也会设下层层陷阱,以求反败为胜,就好比宋言崛起的第一次战争,以五百家丁面对三千倭寇,便是主动舍弃县城城门,请君入瓮,利用县城巷道,同倭寇展开巷战,巷道狭窄倭寇的人数优势便发挥不出来,最终被宋言一批批绞杀。”
“诸位兄弟只是到德化县城粗略检查,并未深入,县城内具体的情况也未必了解。”
“德化县城城墙低矮,防御能力不足,宋言或许会主动舍弃城墙,埋伏在县城巷道之内,县城内多建筑,也不适合骑兵冲杀,不适合弓箭抛射。而大王子麾下长途跋涉一百多里,早已精疲身乏,一旦在县城内展开巷战,情况将会对大王子极为不利。”
“是以我建议,不如就地修整。”程诩不急不缓的说着:“先让兄弟们填饱肚子,恢复好精神,再入城不迟。”
话音落下,便能感觉到一双双不善厌恶,甚至是充满杀意的目光落在身上。
是大王子,是后面的匈奴骑兵。
程诩眼底深处划过一抹忧虑,这一个月的时间,这支军队不是在屠城,就是在屠城的路上,每天睡觉的时间甚至不足两个时辰……一月下来,几乎每个人身体和精神都已经绷紧到了极限。
他们看似凶狠,可全都靠一口近乎疯癫的气撑着。
若是仔细瞧,便会发现这些人在凶狠之余,面皮都是极为憔悴,眼眶深陷。
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支撑下一场战争,一旦对方反抗的稍微激烈一点,整个队伍都有可能直接崩溃。
只是……
这支已经有些癫狂的队伍,从大王子到下面的兵卒,大抵是不会听从自己的劝谏的。
果不其然,程诩话音刚刚落下,便听到啪的一声响,一条马鞭重重抽打在他的脸上。
有些痛。
程诩的面皮抽搐了几下。
抬起手摸了一下,掌心中便满是殷红的鲜血。
“闭嘴。”阿巴鲁厉声骂道:“程诩,记住你的身份,你不过只是一条丧家之犬,是母阏氏瞧你可怜这才收留,可你莫要仗着母阏氏便对本王子指手画脚。”
“那宋言或许有几分本事,可本王子更相信我匈奴的勇士。”
“不管是丛林还是山峦,绵羊永远也无法和狼群对抗。”
一通训斥,阿巴鲁转身看向诸多早已陷入兴奋当中的匈奴战士,嘴角不由咧开,露出一抹狰狞又残忍的笑:“全军听令!”
“杀!”
一道军令,仿佛惊雷从天而降。
原本还算安静的军队,瞬间炸开。
“杀!”
“杀!”
“杀!”
一阵阵嘶吼震天动地。
程诩的视线扫过那一张张脸,全都是扭曲和癫狂。
他们已经疯了。
程诩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往侧面退出几步,让开了大军前进的道路。
阿巴鲁也懒得在乎一个文弱书生,一声怒吼,便催动胯下战马,三万八千名骑兵,几乎是闻风而动,沉闷的马蹄声瞬间震碎了清晨的宁静。
战马狂奔带起了凛冽的风,风卷起晨雾,层层迭迭。
步兵紧随其后。
眼看着匈奴大军逐渐消失在眼前,程诩一动不动,直至再也瞧不见,程诩的嘴角这才微微勾起了一抹弧线:
“竖子,不足与谋!”
伸手又摸了摸脸上的鞭痕。
嘶。
真他娘的疼。
大抵是要破相了。
当真是个头脑简单的蠢货,要不是看在他母阏氏还风韵犹存,尤其是在床榻之上,热情奔放的份儿上,他才不会委屈自己,做阿巴鲁的幕僚。
抿了抿唇,程诩转身离去。
这次回去之后,可要好好向阿巴鲁的母阏氏讨要一些利息才是。
……
匈奴的大军,入了城。
马蹄声并未停下,似是骑兵还在城内狂奔。
他们应该在搜索着什么吧?
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三道身影,却是悄无声息的从城门的侧面缓缓走出。
是宋言,花怜月和洛天璇。
冰冷的视线凝视着县城,聆听着县城内的混乱和躁动,嘴角忽地勾起了一抹弧线。
刚刚进去的,大约有好几万人了吧……单单入城便入了许久许久,晨雾都散了,阳光洒满大地。
比想象中的还要多一些,这么多的人头,大抵是够他筑一座大大的京观。
地面上,还有一条棉绳,刚刚数万人践踏走过,却是谁都没有察觉到这根奇怪的绳子。棉绳从城门,一直延伸到百米之外,拇指粗细,仔细闻一闻,甚至还能嗅到一股火药的味道。
宋言蹲下身子,取出火折子打开,吹了口气,便瞧见一簇柔弱的火苗缓缓跃出……这样的事情,便是安排其他的兵卒过来做也是可以的,却总感觉似是少了一些仪式感。
火苗凑到棉绳的末端。
伴随着滋滋滋滋的声音,一簇簇刺眼的火星,瞬间在棉绳上绽放。
就像是一条猩红的火蛇,冲着城门的方向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