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臣服,或者死(七千) (第2/2页)
宋言再次点头。
他忽然发现,有老爷子在,军事上的事情好像已经完全不用自己去浪费脑细胞,老爷子便会安排的妥妥当当,便是宋言自己来,也不可能做的更好。当然,这种事情他也并不讨厌就是了,如果不是手中权力不够再加上梅武实在是太过年迈,宋言还真想给老爷子封一个镇北大将军,统帅平阳府一切军务。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宋言也就不再犹豫,寻来白纸,毛笔唰唰唰便是几个大字,写好招降信之后便将其塞入信封,交给纪纲,纪鹏兄弟两个。作为五虎断魂门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到了李二的地盘,纵然发生什么意外,逃走的机会也比其他人稍微大一点。
……
渔县。
因县内多河流,湖泊,适合打鱼而得名。
李二目前的地盘有六个县,渔县便是最靠近南边的一个县城。
此时此刻,就在渔县县衙之内,正聚集了数十个粗豪的汉子,身披盔甲,身上隐隐然有杀伐之气,显然都是乱军中地位最高,最优秀的将领。主位之上,便是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男子,相貌虽算不上丰神俊朗,却也面若刀削,棱角分明,剑眉星目,倒是有几分气度。
于李二左右两侧便是两个读书人,虽是倒春寒,两人却手持折扇,轻轻摇晃,多少就有些装模作样……不过这些将领对两个书生这般做派早已习以为常,而且,虽有点瞧不上这般矫揉造作的姿态,却也佩服两人的心计。
他们这一伙乱军能有如今的成就,这些读书人出谋划策,功不可没。
现如今这么多人忽然聚集在一起,目标便只有一个,正是盘踞在鱼儿湾的那支官军。这些官军出现的突兀,事前甚至没有得到任何线报。而且同之前围剿的府兵不同,根据斥候得来的消息,这些官军一个个身强体壮,行军之时队列整齐,没有半点散漫,靠近一点更觉威势逼人,显然是精锐中的精锐。
因此,虽对方人数远远不如,李二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很清楚手底下的兵卒战场厮杀全靠着一股悍不畏死的勇气撑着,遇上那些贪生怕死的府兵还好,能瞬间将其击溃,可一旦遇上这样的精锐,进攻受挫,积攒的勇气势必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现在的义军,一场大败,便有可能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军心彻底击溃。
一时间县衙中,闹哄哄的一片。
为将者性格大多粗鲁,豪迈,不少人便主动请战,表示官军都是土鸡瓦狗,只要给他五千兵马,定能冲破敌营,手刃对方将军首级。然后为了争夺领兵作战的资格,五千兵马迅速衰减到四千,三千,乃至于现在的一千。
卷起来了。
眼看着一众将军都是面红耳赤,若不是还有自己在这里,恐怕立马就能打起来,李二便觉得有些头疼。
这便是军功制的坏处了。
军功制虽然让最底层的士兵看到了希望,滋生出了勇气,却同样滋生出了贪婪,为了军功,上到将军下到小兵,无一例外都极为好战。
与之截然相反,两侧的读书人皆是眉头紧皱,面色显得格外凝重。
“梁先生。”
“高先生。”
“不知您二位有何看法?”李二柔声问道,声音恭谦,不管是伪装还是真心实意,那礼贤下士的姿态却是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主上,不知您是否考虑过,这五千官军很有可能只是先锋军?”梁先生缓缓吐了口气,不急不缓的说着。
可这一番话,却让所有人面色大变。
先锋军便是精锐中的精锐,大军又岂会差了?
一旦大军压境,他们这股只是占据了区区六个县的乱军,焉能有活路?
便是李二面色也不由凝重起来,眉头紧锁:“军师的意思呢?”
“三条路,第一条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趁着对方大军未至,提前安排优势兵力,将对方这五千人吃掉。这样做的好处是,就算后续大部队出现,我们也少了这五千人的威胁;坏处便是彻底将官军得罪死,一旦对方大部队出现,绝对不会再给我们任何机会。”
“第二条路,乞降。”
“宁国现在的局势并不好,外有强敌环伺,宁和帝并不想在镇压义军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财力,人力,精力,是以对义军,多以招抚为主。”
“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接受朝廷诏安,摇身一变从乱民成了朝廷的官员。”
“第三条路,撤退。”
“趁着宁国精锐官军尚未对我们形成包围,迅速逃离济北府,虽是有些狼狈,可到了其他地方至少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众多将领面色阴沉。
乞降?
撤退?
开什么玩笑?
他们都是吊卵的汉子,实在是干不出投降,逃跑这样丢脸的事儿。
这些文化人,就是胆小如鼠,难道就没想过对方会不会就这五千人?只要将这五千人全部剿灭,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吗?
说不定,只有这五千杀意精锐,所谓的大部队其实就是一群饭桶?
一时间,县衙内嗡嗡作响,诸多降临交头接耳,脸上全都写满了不忿。
“死守如何?”李二认真思索了一段时间,缓缓开口。
高先生,梁先生几乎是同时摇头:“不如何,死守可谓是最糟糕的手段,甚至都不需要官军主动进攻,只要将我们占据的六个县封锁,完全隔断我们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如此都不需要官军再做什么,我们内部就要先崩溃了。”
“报……”
便在这时,一个拖长了腔调的声音于县衙外传来,没多久就看到一个小兵急匆匆的进了县衙,先是冲着李二行了一礼,这才开口说道:“禀报珉王,外面有使者求见。”
造反,必须要有一杆旗。
李二这边主打的便是一个为民请命,为天下百姓拼杀出一条活路,是以便自称民王,只是民这个字,从未用作王号,便又在民字旁边加了一个王字,是为珉王。
而珉似玉非玉,《礼记》有言: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是以珉字又有谦逊或未臻完美之义。
用以形容现在的李二,恰到好处。
李二眉头微皱:“使者?让他进来。”
话音落下,没多长时间便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很快两道身影便从县衙外进入,视线扫过两人脸庞,一眼便能看出这两人是兄弟。
身段皆是高大粗壮,孔武有力。
这二人,自然便是纪纲,纪鹏。
便是入了敌营,哪怕面对着四面八方乱军首领不善的目光,兄弟两个脸上也完全瞧不出来半点慌张,嘴角甚至还微微勾起,隐隐透着一些不屑。
视线扫过四周,那些乱军首领完全就没有放在心上,最后凝视着最前方的青年,这便是李二了……真可惜,侯爷是要招募,不是剿灭,否则趁着这个机会,瞬间冲上去摘下李二的脑袋,珉王义军只怕顷刻就要群龙无首,沦为一盘散沙。
绝对是大功一件。
说不得,还能从洛天璇,花怜月那两个女人手里换到一点解药。
天知道,宋言身边居然有宗师护着,还是两个,早知如此五虎断魂门是万万不会接下围杀宋言的任务的。
更没想到,这两个宗师心眼比真眼还小,不过就是想要围杀宋言,这不没成功吗?在国公府外面狠狠折腾了纪鹏一行人一番不说,甚至还一路尾随,直接跟踪到了五虎断魂门的山门,然后上到掌门纪纲,下到宗门内负责打扫卫生的杂役,全都被喂了毒药,从此之后只能沦为宋言走狗。
这还有天理吗?
还有王法吗?
你是宗师,就能为所欲为了?
事实证明,宗师当真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而这,更是他们在宋言麾下,第一次执行任务,不管怎样,一定要办的漂亮了才行,他们现在代表的可是冠军侯,虽身处敌营,却也绝对不能落了颜面,纪纲抿了抿唇,虽李二坐在主位,可纪纲的眼神却是颇有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冲着李二很随意的拱了拱手:“阁下便是六塘李二?”
此言一出,这般轻慢的态度瞬间让四周不少将领面色大变,更有种遭遇轻视的羞辱和愤怒,不少降临手已经放在了腰间,手指紧握刀柄,仿佛下一瞬便要直接冲上来,将这两个目中无人的蠢货碎尸万段。
李二倒是表现的冷静,并未勃然大怒,只是摆了摆手压下诸多军头的怒火:“不错,在下便是李二,敢问二位是何人使者?”
“吾乃平虏将军,冠军侯座下斥候队队长,纪纲。”纪纲傲然抬头,嘴角勾起冷笑:“此次前来,乃是奉侯爷之命,送书信一封。”
那些军头窃窃私语,显然是没怎么听过这样的封号,反倒是轮到那高先生梁先生面色大变,两人的身子甚至都止不住猛地一抖,面色惨白。
冠军侯?
莫非……莫非是那个京观狂魔冠军侯?
怎地将这人给招惹了过来?
完了。
这下完了。
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高高堆砌的京观,想到那一颗颗人头……那位京观狂魔,莫非已经不满足要在宁平,在东陵,在平阳堆人头,这是准备来霍霍济北了不成?两双眼睛尽皆瞪大,眸子深处满是化不开的惊悚。
纪纲并不在意旁边悉悉索索的动静,抬起手,一个信封便径直冲着李二飞了过去,只是这一手便显现出了极高的修为。
眼见信封到了李二面前,仿佛忽然力竭,半空中便优哉游哉的飘落在桌子上,李二眼皮跳了跳,拿过信封打开,里面只有一张白纸,摊开,下一瞬李二瞳孔骤然收缩,但见白纸上赫然是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
“臣服!”
“或者死!”
铁画银钩破空鸣,腕底风雷裂素屏。
瘦蛟惊跃寒潭墨,崩崖扫尽万山青!
五个字,大有横扫千军,气吞山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