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自学丹术 (第1/2页)
回到自己房间,星牧第一时间就把从孟子逸那里借来的数十本药草册子,以及炼丹要诀取了出来。
他有一种直觉,要想进一步大幅的提升修为进度,恐怕难以脱离丹药的辅助,正好他手里还存着不少的灵植药草,可以用来练手.
孟子逸已经帮他按照主次顺序分好了类别,他拿起最基础的一本,从一级的灵植药草开始翻阅。之前在屠氏村也接触过不少关于一二级灵植介绍的竹简,但打开第一页,他就知道孟家的资料有多么的详尽和全面,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同样一种最简单的灵植白根草,屠氏村仅记载了大概的样貌,而孟家的不但记录的更为清楚仔细,而且还在旁边绘制出了黑白图案,至于效用和用途的广泛性,更是多出了好几倍都不止.
刚一开始,星牧只是一行行的文字往下看,生怕有所遗漏,可稍稍读顺过后,自然而然就一目十行,如饥似渴,仿佛所见已并非文符,而是变成了立体而生动的影像一般。
经过两个时辰的适应,他一眼就扫过整页的文字,速度是越来越快,双目在精神高度的集中下,释放出一股灼灼的璀璨清辉,几乎到了普通人目不暇接的程度。半尺多厚的书册,他仅用了一个时辰就全部扫完。一天之内记下了十数本厚实又艰涩难懂的书页内容,当他停下的时候,连自己都惊讶到了.
极道至血对他的改造是何等的强悍,就算存在与他有同等变态般记忆能力的天才,如果没有瞑虚之眼与炙焰魔瞳的助力,也坚持不了半刻钟的超高速运转。而且这个过程之中并非只是单纯的记忆,还要能初步的理解,形成主体脉络。
掌握了基本内容之后,星牧不再单纯的只从书页上汲取学识技能,而是从戒指里取出了一枚淡弱的火焰,是从雾埋之地的武者遗骸上得来的丹火.
随后大堆的灵草灵果摆在了身侧的木台上,他一棵棵的将这些灵植用清泉洗涤干净,再漏去水珠,又挥出孟子逸送给他的一个丹炉,以净炉水将丹炉内部的污渍和残存物一一清除.
炼丹,首先要倒入相对应的凝丹之液,使用丹火给丹炉的外壁加温,使得凝丹液的温度达到需要的起始程度.
丹焰平常处于落焰台上,只有豆粒大的火苗,一旦注入适度的灵气之后,会立即的飙涨,温度也会一次次的骤然拔升,甚至可以将整个丹炉都笼罩其中.
往丹火中注入的灵气可以来自丹师本身,也可以通过灵气丹进行续给或调整,因此一般的低级丹师不一定都是武者.但从道理上说,越是高明的武者就越能掌握丹火的精妙运用,直到出神入化,最终脱离丹炉都有可能。
至于丹火究竟要在丹炉的哪些部分进行加热,以及每个阶段的每一个点位要持续的时间、强度、频次等等该如何进行变换,就需要有相应的丹方和丹诀来指导,不一定完全在丹炉的底部持续熬炼,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套路。
炼丹与炼器同理,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必要条件,要想成为一个牛叉的高明丹师,最后看的还是天赋悟性,并非武力的高下,甚至也不是努力的程度。
当然,一般的武修只要下足功夫,要成为一名普通的炼丹或炼器师倒也没有想象中艰难。
当星牧祭出的丹焰落在丹炉底部,他瞅准时机,将炼制阳气丹的材料依照丹方丹诀所定的顺序与份量,一样样的投入丹炉腔口之中,再快速的闭合炉盖.
半柱香之后,他以双手空抱的姿态,加大对焰火的灵力输出,火苗再次暴涨,内腔的压力陡然拔高,随后外腔壳体开始迅速的旋转起来,顶部与周围的三个小孔冒出微量的水灵之雾。
他第一次尝试就控制住了灵气的持续输入,使丹火的烈度能够稳定在丹诀要求的正常范围之内.
炼丹除了单火不可或缺,丹炉的档次一样影响成败。
常见的丹炉分内外两层,都可以在丹火和灵力的催动下进行正反旋转,铸炼材料是决定其品级的主要因素,结构大体相当,但也可以有细致的不同。外层用来调整火力,而内层的旋转除了均衡热度,还可依次的甩出残渣,让混合而成的丹液不断的纯化,最终在底部的丹眼中凝固成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