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回:宫廷新主立,政策大调整 六 (第2/2页)
赵福贵听后,眼睛一亮,说道:“苏大哥,您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行动起来。我这就去联络其他商人,一起上书朝廷。” 于是,苏敬文和赵福贵开始四处奔走,联络长安城内的丝绸商人。他们向商人们讲述改革政策的好处,劝说他们不要被谣言所迷惑。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商人逐渐消除了疑虑,愿意联合起来,支持改革。
然而,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们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见谣言没能阻止改革的步伐,便又想出了新的办法。他们开始在丝绸生产环节做手脚,故意破坏蚕桑养殖,导致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他们还收买了一些丝绸作坊的工匠,让他们在丝绸织造过程中偷工减料,生产出质量低劣的丝绸。这些质量低劣的丝绸流入市场后,严重影响了大唐丝绸的声誉,使得许多外国商人对大唐丝绸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中,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们也暗中勾结,设置重重障碍。他们与沿途的一些强盗勾结,袭击过往的丝绸商队,抢夺货物。他们还贿赂边境关卡的官员,对丝绸商队进行刁难和勒索,增加了丝绸贸易的成本和风险。许多丝绸商人在贸易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不得不放弃丝绸之路的贸易,这使得刚刚有起色的丝绸贸易再次陷入了困境。
面对这些困难和阻力,李柷并没有退缩。他深知,改革之路虽然艰难,但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为了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百姓,他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他召集了钱穆之、郑文渊等支持改革的大臣,在紫宸殿商议应对之策。
李柷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改革政策遭遇了重重阻力,那些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进行破坏。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钱穆之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严惩那些造谣生事、破坏改革的人。我们可以派出御史,对那些散布谣言的人进行调查,一旦查实,绝不姑息。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丝绸生产和贸易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偷工减料、抢劫商队等违法行为。”
郑文渊也说道:“陛下,臣建议加大对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百姓们和丝绸商人们真正了解改革的好处。我们可以在长安及各地张贴告示,详细说明改革政策的内容和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宣讲团,深入民间和丝绸作坊,向百姓们和工匠们宣传改革政策,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
李柷听后,微微点头,说道:“二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立刻派出御史,对那些破坏改革的行为进行严查。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改革政策深入人心。此外,朕还打算亲自前往长安郊外的丝绸作坊,视察丝绸生产情况,鼓舞百姓们和工匠们的士气。”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完成改革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