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第2/2页)
他不住来回踱步,酝酿许久的战略被破坏,若是一意孤行对抗日寇,他恐怕活不过今年。
“来人,把赵司令带回来。”
警卫听这个语气,就知道赵承绶没事了。
很快,作为英雄的赵承绶再次回到【洪炉堂】,阎锡山这次没有背对他,而是亲自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
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辛苦你了”。
这几日来的委屈,随着眼泪一并发泄出来。
“会长,我拿生命跟你保证,这背后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是一个巨大的圈套,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赵承绶越说越气,直言堂内有人叛变。
阎锡山只是一味安抚:“若是你也离我远去,我这个会长,也就到头了。”
赵承绶自然明白,阎锡山这说的是投靠傅作义的陈长捷。
民国29年,第13集团军司令,因为不满阎锡山的作为,竟然直接率部投靠了傅作义,当时在山西引起巨大轰动。
这也是为什么阎锡山要搞什么【洪炉训练】,收拢人心的原因之一。
噗通~
赵承绶直接跪了下来:“会长放心,我一家老小都在这里,我哪也不去,就在您身边!”
这时候要不表忠心,谁知道会不会身死黄河呢?
阎锡山满意点头:“起来,我自然是信你的,接下来,我有件事情要你去办.”
次日,阎锡山通电击毙日寇楠木秀吉。
为防止日寇报复,全军戒严,进入战斗状态。
而击毙楠木秀吉的赵承绶,作为代表赴渝讨要武器、军饷。
在他离开之后,有一支秘密队伍带着承诺前往太原。
阎锡山站在克难坡前,口中不断重复:“存在即是真理,需要即是合法。”
四月的风沙再次吹过黄土苔原,阎锡山的面庞明显苍老几分,那一抹八字胡,在风中飘荡,只是逐渐变成银色,失去活力。
郑县
税警总团地下指挥部
沈复兴饶有兴致地看着报纸上对赵承绶的夸赞,还有阎锡山的讲话内容:坚定信念,执刀向前。
“你说说看,是不是很有意思?”沈复兴将报纸丢给老王,指着报纸上的标题笑颜。
老王弹了弹烟灰:“颜宁与军统郑州站的报告我看了,没什么问题,就是这支锄奸队很奇怪,他们哪来的情报?”
“李希烈那边已经好几天没有消息了,据说是去执行一件大任务。”沈复兴眉宇间有了些忧色:“或许,是其他组织派来的,华北、东北这样的锄奸队很多,他们对谁都不信任,只相信自己手中的枪。”
老王点了点头:“先不管这个,阎老西这个模样,怕是做戏给我们看,要逼他出兵,似乎不可能。”
沈复兴拿起桌上的烟点了一支:“至少目前,日寇不会相信他,有了他的牵制,日寇至少要多留下一个旅团的兵力,这将极大的减少中条山方面的压力。”
可老王听到这话,表情却有些古怪:“沈公,为何总是替卫立煌着想?”
沈复兴一挑眉:“你是这么看这件事情的?”
“不!”老王急忙解释:“自是为了抗战大业,但这也过于便宜他们了。”
沈复兴还是摇头,起身拿过一份文件丢给在老王:“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今只是一步一步挽救局势罢了。”
老王打开文件,只是一眼就差点惊叫出声:“这怎么可能,何长官”
沈复兴冷哼:“事实就是如此,就算是第五战区,也做不到一天只有一顿饭,士兵都饿得去抢百姓家的粮食,这两年从中条山上逃难来的百姓达十数万。”
文件中,驻守中条山这【东方马奇诺防线】的2个集团军又三个军共计18万部队编制,实际在编不足12万人。
别说吃空饷了,近20个师每个师不足6000人,一线作战部队不足4000人。
战壕、火力点稀稀拉拉,更别说什么混凝土工事了。
就连火炮,从洛阳传来的消息与中条山的密报显示,12万人山炮不足20门。
军统郑州站与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研判,开战之后,部队最多撑7-10天。
弹药不足,补给不足,训练不足,武器不足,军饷不足,民心不足,卫立煌本人甚至都不知道如何抵御有可能到来的战斗。
老王越看越心惊,短短几个月时间,部队竟然废弛到了这种地步。
这时候,沈复兴的声音悠悠然传来:“你觉得,这种情况,卫立煌会作什么选择?”
!?
一个恐怖的想法在老王的脑海瞬间闪过,他咽了咽口水:“撤到黄河南岸.”
沈复兴站起身:“命令税警一团加速整编,计划继续执行,我们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