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天下对 (第2/2页)
这话倒是不像背书了,应该不是幕后之人教的。
但何进大概没意识到,他的话看起来只是很普通的恐吓,但这么一说,那就等于把底都透干净了……
“看来是备误会了,备先谢过大将军美意……不知大将军想要备做什么?”
刘备作恍然状,拱手施礼,面带笑容,态度做得谦逊了起来。
这何进表面光鲜,却毫无城府,喜怒皆在脸上,即便眼下被阻隔在这甬道中,刘备也不再担忧。
关东豪族想要自己性命,这反而意味着天子不会有这个想法——至少现在不会有。
要不然,谁帮天子吸引关东火力?
原本何进就是天子用来吸引火力的,可现在何进明显已经被关东人忽悠瘸了。
宦官掌兵可以保内廷,却没法保州郡,关东诸州郡随时都能再度胁迫雒阳。
对天子而言,关东豪族同样是贼,而且还是有夙怨的老贼——至少刘备没放火烧他的宫殿。
凉州羌乱再起,这对大汉而言当然不是好事,但只要叛军没有再次打到长安,这事对天子而言就不算坏消息,反而是个机会。
西州复乱能使关东人先对付关西,东西两边对立,天子才有制衡的空间,这就是刘备和贾诩说的,会使很多人被派往各个州郡。
刘备很确定,天子不可能在这时候对自己动手,只是天子确实忌惮自己,所以才要诏自己入雒阳把话说开——刘宏不是那种只想爽一把就死的傻子。
眼下只是关东人教唆了何进,让何进来吓唬自己。
如果自己怕死不去雒阳,那就能确定是不尊诏令心有反意,天子就必须得先对付自己了。
如果自己与何进产生冲突,那就更得算是叛军了。
而何进……他应该确实有借此招揽的心思,只不过,刘备和韩遂一样看不上他。
“吾只是想请玄德与我结亲……吾有子名咸,听闻玄德有龙凤双生子女,想请玄德以长女许之。”
何进突然开始定娃娃亲,难怪之前会问俩孩子是不是没被掳走。
说实话,何进能有这个打算,这招揽之心算是很诚了——何咸是何进的长子,今年十二岁,确实是该和人定亲的年龄。
“若为此事,又何必密谈于此?”
刘备摇头:“且吾女年不满岁,若配大将军之子,岂非要使咸公子苦等十几年?大将军若有事要备去做,直言便可,备若能做,必不推辞。若不能做,便是佐以婚姻也无能为力啊。”
“……那吾便直言……”
何进想了想,倒确实直接说了:“玄德身具雄才,旬月定关西,乃大汉年轻才俊之冠,史侯心慕已久,欲请为兵谋之师,玄德可愿?”
“我乃天子之将,不敢再做旁人之臣……”
刘备直接摇头拒绝:“倒不知是何人让大将军来找我,此人其心可诛!这是在害大将军啊!”
“此言何意?害吾?”
何进不解。
“皇子之师当由天子授命,私下言此事,这是要替天子做决定吗?备此刻正受天子诏对,可大将军竟在此时为史侯揽师……”
刘备正色解释道:“是何人让大将军与备说此事?请大将军速杀之……”
何进愣了愣,随后皱着眉头说道:“此言出得吾口,入得你耳,你既不愿,那便罢了……”
“此事未曾入得我耳。但若天子有此意,那备自会领命……备这便去雒阳了,大将军,我那些兄弟袍泽真的不能过去吗?”
刘备摇着头问道。
“……确实不能,所有部队都必须持朝廷军令才能通关,此乃天子之意。”
何进似乎犹豫了一下,点头看向刘备:“玄德,若天子令你交出部曲给别人呢?”
“那也只该与天子言对啊……大将军,既然不让部队入关,我去安抚部曲,只带亲随入京便是……节麾仪仗总得有人打着吧?”
刘备转头出了关门,拉着关羽张飞等人退了数百步交代了一番。
……
雒阳。
刘备只带了赵云等近卫入京。
半路倒是没人阻拦,只是入雒阳后,来接刘备的不是光禄勋属吏,而是老熟人张奉。
让太医令来接将军,这倒是很稀罕。
而且张奉是直接将刘备带到西园的,赵云等人居然被安置到了太医署。
刘备倒是能理解刘宏的思维方式——这是要让人知道,刘备现在属于天子党……或者阉党。
但刘宏多半是担心让太监来接会使自己心生不满,所以就让张让的儿子来接,毕竟让张奉接待这规格确实很高——天子的连襟出城来迎,谁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见到刘宏时,是在西园大殿。
而且,天子让张奉关上了门,还将赵忠等人撵了出去,只留了蹇硕一人。
天子问:“大汉悬危,玄德亦乃汉室之胄,可愿为我分忧?”
刘备说:“备愿解大汉之悬。”
天子又问:“如今凉州复乱,青徐黄巾复起,荆益蛮人难定,交扬亦有叛乱……处处皆乱,玄德以为当如何平之?”
刘备没有直接回答:“天下事当由陛下言决,备只知民以食为天,有食则安,无食则逆……”
天子再问:“凉州也可以食而定?”
刘备笑了:“陛下,凉州之食就在陛下手中。”
天子叹了口气:“那青徐之食在何处?”
刘备摇头:“在豪门府邸。”
“交扬呢?”
“在贪渎之官吏。”
“荆益?”
“与羌地无异,一公字可平。”
见刘备对答如流,天子又叹了口气:“能取青徐之食吗?”
刘备也叹了口气:“取食需先有可食之地,但眼下无论青徐还是冀兖豫……皆已无地可用。”
天子沉默了很久,随后幽幽说道:“你子女可曾寻回?”
“已寻回,多谢陛下挂念。”
刘备点头,看着刘宏笑了笑。
“朕已令刘焉为令郎补宗室之名。”
刘宏突然说道:“玄德监军皆有成,不知监政如何?若请玄德监青州,能使青州有可食之地吗?”
监青州政务,那就是青州刺史,权限高了不少——中郎将和刺史不冲突,这是兼任。
刘备沉默了片刻,点头道:“能,但恐动乱颇深。”
“动乱……哈哈,本就在动乱啊,还能乱到哪儿去?”
刘宏又问:“朕欲新设西园军,急需精兵强将补之,玄德可愿令部曲入军?”
刘备叹了口气,何进说得没错,天子确实想让刘备把部曲交给别人——交给唯一留在大殿的蹇硕。
“陛下,备之部曲皆为家臣子弟,无一人是符调之兵。自备领军以来,未曾用过朝廷一粒米粮,也未曾得过朝廷半文军饷……陛下看得起臣之部曲,让他们入西园军,备当然是愿意的,可他们是否愿意,备实不知啊……”
刘备看了看蹇硕,又看向刘宏:“其实,陛下若想要兵马,最好的方式是令天下青年才俊为西园募军,谁募得军来,谁便是校尉。只要粮饷足备,想得万军易如反掌。”
“若他们另有心思呢?”
刘宏问道。
“备之部曲随备日久,一直得备粮饷,所以心思向备……陛下,民以食为天,军也是民啊!陛下自领军帅,军心自会向着陛下……吃谁的粮,便当谁的兵。”
刘备说着很朴素的道理。
“咳……玄德言之有物,文武兼备,……朕该早些使你入京的。”
刘宏捂着嘴咳了两声,看着刘备,有些犹豫的问道:“令师乐先生亦是德昭名士,朕欲辟令师参议政事,请玄德遣人代为公使如何?”
这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路数,当着面索要人质,而且这索要方式刘备还真没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