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离别笙箫,惊涛拍岸 (第2/2页)
一位年长的墨者正指着倭船特有的龙骨结构和接缝工艺,对周围的弟子讲解:“尔等,且仔细观察此处,其龙骨选材坚韧,拼接之法与我中原不同,更利于破浪。”
“然其水密隔舱设计粗陋,远逊我《考工记》所载,尔等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另一边,巨大的新舰骨架正在成型。
墨家弟子们运用着精密的尺规、墨线,以及改进的滑轮组吊装大型构件。
新船体比传统楼船更为修长流畅,借鉴了倭船的部分流线型设计,同时加固了关键部位,预留了更多安置强弩和拍杆的空间。
船帆也采用了更坚韧的葛布和新型的硬帆结构设计,配合改良的桨橹,力求在速度和稳定性上取得突破。
“殿下!项将军!”
负责船厂的总工墨者见到刘如意和项轩,连忙行礼,指着初具规模的新舰,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启禀殿下,按此进度,再有半年光景,首批十艘新式‘破浪’战船便可下水!后续舰只亦将源源不断!”
“届时,配合殿下与项将军日夜操练的水师健儿,跨海远征,荡平倭寇,指日可待也!”
看着眼前充满力量感与匠心的庞然大物雏形,听着墨者笃定的承诺,刘如意和项轩相视一笑,胸中豪气顿生。
大汉的利剑,正在东方的海岸线上淬火成型!
——
贵霜,王城。
刘盈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并未停留在刚刚征服的贵霜,而是投向了广袤的西域和富庶的关陇。
扩张的雄心暂时平息,深谋远虑的战略收缩成为主调。
“传旨:凡愿留驻西域之汉军将士,赐田宅,准其与当地百姓通婚落户。”
“所生子女,皆录大汉户籍,享汉民之权。另,于高昌、疏勒、于阗三地,设汉军屯田卫所,护卫商路,保境安民!”
刘盈的旨意,旨在通过民族融合与军事存在,将西域真正纳入大汉的羽翼之下,而非徒有其名的羁縻。
军议散去,蒯通与李左车并未离去,而是联袂求见。
“陛下。”
蒯通率先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去意,“西域初定,百废待兴,更需有人坐镇,梳理内政,安抚诸邦,监控残敌阿提拉。”
“老臣年迈,愿请长留西域,为陛下守此西陲门户。”
李左车也躬身道:“陛下,凉州乃关陇屏障,丝路咽喉,亦是防备北虏、沟通西域之重地。”
“老臣不才,愿为陛下牧守凉州,保一方安宁。”
刘盈看着这两位从自己还是太子时便追随左右、亦师亦友的老臣,心中涌起强烈的不舍。
蒯通之智,算无遗策;李左车之稳,安若磐石。
他们是自己登基路上的股肱,更是心灵的依靠。
“西域苦寒,凉州边远……二位爱卿年事已高,何不在长安安享富贵荣华?朕,当真舍不得你们。”
刘盈的声音带着真挚的情感,蒯通和李左车亦师亦友,三人一路扶持,方有今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