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 那可是黑土!将北大荒建成北大仓! (第2/2页)
因为她太清楚了,自己家重八在这上面能力有多强。
她相信自己家重八。
整个大明,再没有哪个人,比自己家重八,更盼着大明好了。
……
“真的是要在明年清丈山东了?
看这样子,只怕刚一过年便会开始。”
衍圣公孔希学,看着手中的报纸出声说道。
神色显得凝重。
虽然早在一开始的时候,他这边就已经知道,关于山东这边的清丈,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很有可能清丈了江西之后,紧接着便要清账他们山东这里。
但知道归知道,在没有得到真正的情报之前,那都不过是猜测而已。
这个时候猜测成真了,心里面自然而然,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触动。
看来,自己这里先前的考虑没有错……
看了一会儿后,他的心情逐渐平息。
不过是预料当中的事情到来而已。
有江西那边的事儿在前,不会有人犯傻。
又有自己提前做出的交代,进行了分说。
那么,这一次的清丈田亩之中,自己孔家这边就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就算是朱元璋那里,想要对自己孔家这边下太多的狠手,也没有办法去做。
想着自己的种种安排,衍圣公孔希学,最后的一丝不安也消失了,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他可和那些毛头小子不同。
对于如何自保,趋利避害,他这里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步步走下去就行,最终获得胜利的,必然是他们孔家!
朱元璋做的再多,也不过是伤一下他们这边的皮毛而已,不足为虑!
对于这些事儿,他现在是越来越越发的有信心。
心中计较已定,便接着去看报纸上的其余内容……
……
安南这边,一个身披僧衣的和尚,走进了高门大院之中。
虽是一个僧人,却没有任何人胆敢小觑。
这可不止只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为重要的是这和尚,不仅仅经念的好,别的能力也同样强。
如今,早已成了他们这边举足轻重的人物,手中权柄极大。
不仅如此,直接属于他掌握统领的兵马,都已经有了五千之多。
这个和尚不是别的,自然而然便是道衍了。
对于自己现在,取得的一些成就,道衍还是比较满意的。
距离他一人取安南归华夏的目标,又大大的迈进了一步。
不过,还需接着努力。
取早日获得更高的权柄,把事情给办成了。
此时,也不知大明那边变成了什么模样。
不知北元王庭有没有被打下来。
如此的想着,道衍又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一年多的时间里,足可以发生很多的事儿。
也能做出不少的改变来。
但一年多的时间,也的确没那么多长。
也做不了那么多的事。
更不要说大明很大,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而建设和破坏不一样。
不论什么时候,破坏都远比建设更简单。
如今皇帝便是要在要对大明进行一个建设,那么就算是他才能极大,一年多的时间里能做出一些事情,那么事情也肯定不会特别的多。
且看谁能先给谁一个大惊喜了。
如此想着,他朝着远方望去。
所眺望的方向,乃是元朝梁王所在的地方。
这梁王,只怕也没有几年的好光景了。
与当今皇帝的相见,令他印象极其深刻。
绝对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
那么,将西南这里弄在手里,那是必然。
只有取得西南,并将其牢牢控制,那么今后才能更好的来统治安南这些地方。
他这里也可以朱皇帝取安南,但今后能不能守,能不能将之融入华夏,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需要看皇帝的本事。
……
万年县这边,周王朱橚和一些人一起,正在这里忙碌。
此时的他,直接就来到了被隔绝起来的村镇。
此时,这里的情况那是真的不容乐观。
说一句人间炼狱,并不为过。
很多的人都没了命,或者是正在发病,奄奄一息。
面对这个情况,原本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
可在这个时候,朱橚来了。
不仅来了,还带来了不少的人,对他们进行救治。
这次跟着朱橚前来的人,有足足将近千人。
这近千人里,都接种过天花疫苗。
除此之外,朱橚这里还在到来之后,开出了很高的工钱,招收找那些,曾经和天花病人有过亲密接触却没有死亡,或者得过天花熬下来的人,一起来进入到这里面,进行帮忙……
除了给那些病人做饭,照顾起居,熬上一些药汤吃之外,更多的是给那些还没有得天花之人,抓紧时间接种牛痘。
尽可能的赶在这些人得了天花之前,让他们产生抗体,免疫天花……
看着那忙碌不停,双眼都已经熬红了的周王朱橚,有人忍不住流下泪来。
感念皇恩。
原本的时候儿,他们都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生还的可能。
觉得他们这些人,都被遗弃了。
可哪能想到,事情居然出现了这么大的转机。
朝廷没有忘记他们,陛下没有忘记他们!
竟然为了他们这些卑贱之人,将他的亲儿子,大明的周王殿下都给派了过来,对他们进行医治救治!
且不说这次,他们这些人能不能活,就算是不能活,也没什么太大的遗憾了。
陛下是真的好,真把他们这些泥腿子们,野草一样的人给看在了眼里,放在了心上。
尤其是和先前元末之时,所过的那些日子,进行一个对比之后,更觉得现在的生活,像在天上一样。
他们真是好运,竟然能遇到陛下这么一位人!
还得是自己汉人当皇帝好!
而随着周王朱橚等人的作为,这边的情况,也得到了一个好转。
一方面是接种天花疫苗,有的已经起效。
另外一方面,则是随着他们的到来,这些患病之人,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照顾。
而且物资这些,也有了一个很大的丰富。
在这种情况之下,病人的存活率,自然是要提高上不少。
而在周王朱橚做事之时,年关已悄然而至。
大年二十八这天,大将军徐达带着众多俘虏,来到了应天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