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潜渊之龙终抬首 (第1/2页)
黄铃从秘道中出来。
她在里面已经待了快七天了,平时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每天只能用清水擦擦身子,时间久了,感觉身体都快臭了。
外面的阳光照射下来,因为长时间待在阴暗的环境中,她下意识将眼睛眯起来好一阵子,这才敢轻轻睁开。
但依然感觉到刺眼。
她缓缓往前行走,走向后院的方向。
但没有走几步,便被人从后方超过了。
方封仪新收的小妾,走得很快,甚至还用肩膀撞了她一下。
黄铃眼中满是怒气,但还是忍住了。
她继续前行。
家里似乎没有怎么遭灾,东西看着都挺齐全的,没有她想像中的那般惨烈。
快到后院的时候,她听到了一声尖叫,便下意识加快了脚步。
随后便看到那个讨厌的小妾站在自己丈夫方封仪的面前,捂住嘴。
而自己的丈夫,看起来脸色有些苍白,其它还好……她正想高兴,但随后却惊呆了。
因为她看到,丈夫的左手袖子,空荡荡的垂落下去。
“夫君!”黄铃跑过去,眼中满是热泪:“你怎么……”
方封仪看着自己两个女人,微笑道:“只是断了只手罢了,无妨。”
说是无妨,但……断了手,他未来就没有继续在官场中高升的资格了。
大齐是很看重朝臣容貌气度的。
长得丑的,再有才华,也难成为大官。
而肢体残缺的,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黄铃是知道这点的,她更清楚丈夫的心高气傲,而这时断了只手臂,无异就是斩断了丈夫的心气。
果然,她在方封仪的眼中,看到了……心哀。
小妾一边哭,一边安慰道:“没事,夫君你依然还是方家嫡子,这家还是你管着的,不怕。”
方封仪挑了挑眼眉,看着小妾的眼神变得有些冷落。
随后他看向黄铃,问道:“你怎么想?”
“官人……上进并非只有官场一条路,你应该可以找到其它证明自己的事情。”
她一边说着,一边走过去。
方封仪轻笑了下,神情好了些:“当商贾吗?”
“不,我们多生些儿女,培养他们成材,将方家再次撑起来。”
方封仪点点头:“说得有些道理。”
黄铃又问道:“家中情况如何?”
“父亲已被叛军杀害,现在悬棺中庭已经三天。”方封仪叹气道:“本想大办的,但整个京城都遭了兵灾,几乎家家都在办白事,就算想请人也请不到,别人不会来,我们也不会去。”
小妾夸张地哭出声来:“那些贼人太恶毒了,大老爷死得好惨啊。”
黄铃站起身来:“那我去大大娘子那里,看护好她。”
这时候,最伤心的人,应该便是方封仪的母亲了。
方封仪摇头:“不,家里已经准备新的棺木了。”
黄铃愣了下,问道:“什么意思?”
方封仪语气淡然地说道:“母亲是最先出来的,她听到父亲的事情,一口气没有缓上来,也去了。现在家里的姨婶,已经在帮她穿着寿衣了。”
小妾的眼神先是微喜,随后又变得泪眼汪汪的。
黄铃的眼睛则带着不可置信。
在黄家没有失势的时候,大大娘子对黄铃还是挺好的。
即使黄家失势,大大娘子也没有为难过她,只是没有那么热情罢了。
“官人,你节哀,一定不要想太多,保重身体。”黄铃快步看着到方封仪身边,紧张地看着他。
方封仪的神情却相当冷静,或者说平静,甚至有一种像是神游天外的恍惚感。
这种情况便是遇到的事情太过于痛苦了,他的情感中枢进入了‘死机’状态,这本身就是大脑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而这样的痛苦,会在日后的每个夜晚,缓缓释放出来。
比如说,突然就想到父母的事情,泪流满面。
“我很好。”方封仪拍拍黄铃的手。
他现在也发觉了,真正遇到事情,还是正妻的反应比较正常。
小妾的哭闹,着实有些太假了。
“对了,现在狄人已经被苍梧路节度使击溃了,没有要一个俘虏,全部坑杀。”方封仪的脸上带着快意:“我平时不服李林此人,可这事上,我愿意对他折腰。现在他还在禹阳县附近,与叛军打了起来,若他能杀掉张走芝,日后相见,我必三拜九磕,以报他帮我方家复仇大恩。”
方封仪的双眼中,突然就布满了血丝。
狄人他不是很恨,毕竟狄人只抢走了一些金银,抢走了一些女人。
但大顺反军,是真正杀害了他的父亲,间接害死了他的母亲。
这才是真正的死仇。
黄铃心疼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李林这人,真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是庸碌无为之辈,他可是实打实的潜龙。”
听到李林的名字,黄铃的表情顿时就不自然起来。
而丈夫对其的夸赞,更让她觉得羞愧。
这一幕方封仪自然也看到了,但这次他似乎不在乎了。
“李林杀了狄人,将那些被抢的女子救回来了大部分,现在已经派人送到城门那里了,你去看看,能不能把小鹃、银屏她们带回来……如果她们还愿意回来的话。”
小鹃被抢走了吗?
黄铃的心有些乱,但还是起身点点头。
对于小鹃,她自然是喜爱多过恨意的。
毕竟两人亲如姐妹一起长大,虽然小鹃向官人透露了她的一些‘不堪’之事,可小鹃也是丈夫的小妾之一。
夫为妻纲,从这来看,小鹃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
“那官人我便出去了。”
“嗯……多带些家仆,免得出事。”
“好。”
黄铃来到中庭,叫上了十几个家仆,便往外走。
同时她发现,家里冷清了很多,人少了大半,便明白为何这点事情,丈夫都要让自己亲自去办了。
已经没有足够的人手了。
她坐上轿子,在十几个家丁的护送下,穿越街道。
以往繁华热闹,即使到了深夜也是人声鼎沸的大街上,变得异常冷清。
虽然也有人在走动,但更多是匆匆忙忙,而且大部分人手中都是提着黄纸和香烛的。
四面八方,都是隐隐的哭泣声。
虽然也有店铺开门了,可看着几乎没有什么人。
因为街道人少,行进的速度便比以往快了不少,只花了两炷香的时间,便来到了城门口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