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名副其实的‘海贼王’:郑芝龙!

第四百三十四章 名副其实的‘海贼王’:郑芝龙!

  第四百三十四章 名副其实的‘海贼王’:郑芝龙! (第2/2页)
  
  国家计划全面放开海洋贸易,其核心目标在于将可获取的利益推向极致,同时确保普通商人亦能从中获利,共享繁荣。
  
  不然光是朝廷自己赚钱,其他海商不赚钱,这些人不闹腾才怪呢!
  
  为实现这一目标,策划一套组合策略势在必行。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朝廷需扮演好制定规则的角色,切不可亲自下场成为大玩家,更不能沦为“掠夺者”。
  
  大臣们普遍认为,衡量国家利益不能仅凭国库的充盈程度,政治的稳定、技术的进步、军事的强盛以及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均应纳入考量范畴。
  
  这如同构建一座稳固的房屋,国库的充实仅是其中一根支柱,其他方面的稳固同样不可或缺,唯有如此,房屋方能屹立不倒。
  
  基于这一共识,在朱慈烺的提议下,大臣们精心拟定了以下规则。
  
  第一:构建高效税收与关税体系。
  
  由于过往按船只大小征税的方式过于粗放,所以计划设立海关,转而依据进出口货物的价值按比例征收关税。
  
  例如设定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之间,如此一来,国家税收将随贸易量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对于奢侈品,如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珠宝等,无论出口还是进口,均将提高税率。
  
  即便贸易量有限,亦能为国库带来可观收入。
  
  同时简化税制,明确税额,杜绝官员对商人的过度盘剥。
  
  尽管此举可能减少基层官员的灰色收入,但从长远看,将激发更多人的纳税意愿,国家税收总额亦将随之增加。
  
  第二:垄断关键稀缺资源与战略通道。
  
  国家无需掌控所有贸易,但对于景德镇官窑瓷器、特定地区优质茶叶等核心、高利润商品的生产与出口必须加以管控。
  
  通过官方渠道,以高价售予外国商人。
  
  此外,投资建设与管理主要贸易港口,如广州、泉州、宁波等地,完善仓库、码头设施,并建造导航灯塔,然后向所有在此交易的商人收取合理费用,从而确保稳定的非税收入来源。
  
  第三:依托贸易促进发展,增强国家实力。
  
  通过贸易,大量进口国内稀缺资源,如粮食、铜、锡、马匹,以及造船所需的优质木材、火药原料硫磺等。
  
  这些资源的进口将直接提升国家的军事与工业能力。
  
  同时,鼓励商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农作物以及科学知识与地图,国家设立翻译馆与研究院,推动本土科技与农业的发展。
  
  第四:保护普通商人利益。
  
  普通商人如同贸易生态中的毛细血管,他们的活力是整个贸易体系繁荣的基石。
  
  唯有他们获利,市场方能繁荣,国家税基方能稳固。
  
  并且提供法治与安全保障,最好是制定一部详尽的海洋贸易法,明确产权、以及各种纠纷解决机制。
  
  然后设立专门的海事衙门,确保商业纠纷得到迅速、公正的处理。
  
  第五:组建更加强大的水师部队,定期对海域内的海盗进行围剿,保障主要贸易航线的安全。
  
  鼓励商船队结伴而行,由水师提供护航服务,商人仅需支付少量护航费用。
  
  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家设立类似“商馆”或“领事”的机构,保护本国商人的合法权益,协助处理与当地政府的矛盾。
  
  第六:打破官商勾结、垄断经营的局面,严格限制皇室、贵族及高级官僚利用特权开设商业公司,垄断特定航线或商品贸易。
  
  贸易许可应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商人,通过公平抽签或竞价方式分配。
  
  扶持行会发展,鼓励商人组建行业商会或海商行会,实现自我管理、价格协调及内部纠纷处理,从而减轻国家管理负担。
  
  其次,大力发展大明皇家银行,或者重新成立一个以海洋贸易为主的银行,为中小商人提供贷款渠道,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支持。
  
  这些规定可先在一个港口进行试点,待取得成功后再逐步推广至其他地区。
  
  由此可见,当一个国家真心致力于某项事业时,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至于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想办法安抚南方的各种势力。
  
  毕竟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南方又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要是不进行安抚的话,难保南方会出什么乱子。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要朱慈烺操心了,他只需站在宏观的角度制定出一个大致的方略,而具体的航行操作则交由朝堂之上那些经验丰富、智慧超群的大臣们来完成。
  
  毕竟,这帮大臣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历经多年官场沉浮,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和处世经验,在某些方面,其智慧甚至远超朱慈烺这个穿越者。
  
  这一天清晨,冬日的寒意如影随形,肆意地侵袭着整个京城。
  
  朱慈烺刚刚在暖阁中用过早膳,暖阁里炉火正旺,散发着阵阵温暖,驱散了些许室外的严寒。
  
  此时他正坐在案前,翻阅着一些奏章,试图从中了解各地的最新动态。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马宝匆匆走进暖阁,恭敬地禀报道:
  
  “太子爷,薛国观薛阁老求见。”
  
  朱慈烺听到这话赶忙放下手中的奏章,抬眼说道:
  
  “快,请薛阁老进来。”
  
  马宝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便带着薛国观匆匆而来。
  
  此时已是十二月,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室外温度大概已降至零下十度左右。
  
  薛国观为了抵御严寒,穿得十分厚实,一件厚重的棉袍裹在身上,外面还套着一件毛茸茸的大氅,头上戴着一顶暖和的帽子,手上也戴着厚厚的手套。
  
  然而即便如此,当他走进暖阁时,脸色依然被冻得通红,鼻尖也泛着红。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赶忙对马宝吩咐道:
  
  “快去熬些姜茶过来,给薛阁老驱驱寒。”
  
  马宝领命,迅速转身离去。
  
  薛国观听到这话,心中一暖,赶忙拱手恭敬地感谢道:
  
  “老臣多谢太子殿下了。”
  
  朱慈烺微笑道:
  
  “薛阁老说的哪里话?你劳苦功高,为朝廷尽心尽力,本宫可是从心底里感谢你的。”
  
  这番话,朱慈烺说得完全是真心实意,他确实挺感谢薛国观这个皇帝的‘狗腿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