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买得起,买不起 (第2/2页)
陆野的回答,让苏耀眼睛一亮。
一直以来苏耀都认为陆野是一个非常聪明,却很有能力的年轻人。
却是没有想到,陆野对经济方面,竟然也有着如此透彻的理解。
竟然一句话就清楚地解释了提倡消费,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就是这样。”
“食,也是如此,我们固有的计划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以及人民日益上涨的消费需求,从以前的吃不饱,到现在的吃不好,人民破解的希望改变,而我们现在也正处于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之中。”
“现在我们说到住,房地产的分开,也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交易的税收、土地的增值、百姓对住房的需求,这些都很容易造成房价的快速上升,甚至会出现泡沫......”
房地产泡沫这个词,是苏耀在书上看到的。
充分借鉴美丽国以及倭国的房地产经济案例,苏耀已经看到了房地产过快发展房价过度上升,所带来的危害。
这也是苏耀此刻最担心的问题。
不过好在,华夏的房地产还没有全部开发,滨江这边虽然刚刚公布政策,却也是刚破壳的小鸡,距离所谓的房地产泡沫还很遥远。
陆野也没想到,苏耀竟然也已经看到了那么远。
对于陆野来说,苏耀看得远,了解的透彻,反而更好,那样沟通起来,才更加的高效。
“叔叔,在我看来,所谓的房地产,其实应该分成两类。”陆野说道。
“哦?”苏耀来了一些兴趣:“你说说,是哪两类。”
陆野当即说道:“就是老百姓住得起的,和老百姓住不起的。”
“纵观华夏历史,这样的案例可不少,比如:千金易得,一屋难求,纵使散尽家财,难换画梁三寸。市井小民终岁劳,不抵檐角一片瓦。”
“这说的不就是房子吗。”
“无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城市的发展都必然遵循着,城市中心商业化,工厂外迁,居住区围绕商业中建设这一发展规律。”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富会逐渐向一少部分人倾斜,逐渐形成有钱人和穷人的两个层级。”
“有钱人追求高品质的住房,没钱人只求能有片瓦遮身。”
“这是历史在当下的投影,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我认为,房子,只有买得起和买不起之分。”
苏耀全程仔细听着陆野的话,并在脑海里细细的分析着。
长安房贵,寸土寸金,城外郊村茅舍不值十文。
房子,还真是只有买得起和买不起的分别。
“你说的不无道理,可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房改之后,房屋可以上市交易,房价必然会上涨,老百姓本就无房可住,将来更是买不起,这不是...”
苏耀本想说出造孽两个字,可是最后却是又咽了回去。
“叔叔,我有一个想法,可以让买得起房子的人住上有品质的房子,让没钱的人也有房子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