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硬着头皮上 (第2/2页)
岑建光被噎得说不出来话。
郭艳丽又说:“你才是岑家掌门人,这点事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岑建光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行,只能说:“嗯,我是时候回归了。”
只是这几年他过惯了闲散日子,想要重新掌事哪有那么容易。
岑云舒接手后,更新了多个生产线。
所有技术和产品都跟几年前大不一样。
岑建光两眼一抹黑,压根没那脑力和体力重新学。
关键日日有债主上门要钱。
他才勉强管了一个月,就心力憔悴,给岑云舒打电话:“云舒啊。家里这些生意还是要你来管才好。”
岑云舒:“港城金融公司的事已经到了关键节点,我最近一段时间需要往返港城,专心做这一件事。”
岑建光觉得也对。
这跟攻城一样、
他相当于是皇帝,要稳定后方,才能让岑淑云这个将领集中精力攻城冲锋。
---
机械厂费了老劲,把不知道第几版微型农机做出来了。跟之前一段时间悄悄实验,悄悄改进不一样,周新生这一次信心满满,把程时请过来看。
他们一共做了两款。1号主要用于水田。2号主要用于旱地。
打算在水稻田,果园和菜园,三种典型的场景下试用。
这会儿赶上春耕。
水稻田的耕种顺序是先把泥土翻一遍,然后平整,然后插秧。
这个微型农机,前面负责翻土,中间平整,后半部负责插秧。
跟变魔术一样,过一路就把所有工作做完了。
而且这一次的噪声小,废气排放少,造型简洁美观。一看就比上一次先进好多。
程时看得笑出声来:还别说,还真别说,这些人脑子还挺好用的。
一般人工插秧的速度为单人每天0.8-1.2亩。
这个机器工作时行驶时速为1公里左右。
在理想条件下每天可完成15到25亩的全部翻土,平整,插秧。
复杂田块环境下约每天10到18亩,效率比手扶式插秧机高了百分之五十。
那机器忽然发出巨响,然后冒烟停下。
操作人员停了机子,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田里又快拳头大的石头卡在了机器里。
程时安慰他们:“已经很不错了。把这个bug解决就能量产了。”
2号机器在油菜籽田里试用。
这个月冬油菜籽也熟了。
2号机器前面一排刀片,把油菜籽卷进机器,然后落在后面的筐里。
然后又卡住了。
程时检查了一下,说,有可能是油菜杆的湿度太高,所以纤维黏在刀片上。
纤维堆积多了,就像头发堵住下水道一样,卡住了。
这也是个很常见的bug,要针对不同湿度,硬度的农作物配不同材质的刀片,用合适的功率。不然刀片容易折断或者出现没法切断,缠住的情形。
而且他还提了个安全防护设置的建议,要在刀片周围设置防止人或动物卷进去的装置。
程时鼓励了周新生:“总体来说还是很成功的。加油,争取把机械厂建成国内一流的机械厂。机械专业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后大到航天飞机,航空母舰,小到微型机器人,都需要机械专业,诸位都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