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删除’部分骨科肿瘤!~ (第1/2页)
凌晨,一点三十分。
方子业觉得自己的眼皮都在发紧,可还是耐心地阅读完了一部份其他人找来的关键数据。
方子业身侧,胡青元与廖镓等人分开而站,目光有意无意地往方子业身上游离着。
哪怕是宋毅和胡青元两人,也不敢确信自己找到的电流信号就与脊髓内电信号有相关性。
在这个时候,就得大老板出来定策了。
要判定这些东西,到底值不值得深入下去,如果方向错了,哪怕在错误方向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和经费都属于白烧。
团队里,大家最信任的,科研水平最高的人,也就是方子业了。
宋毅摸着下巴在进行着思考,他坐在了电脑前,滑动着文档里的资料,在自行进行着仔细的研判。
团队里,他是作为神经电信号的“代言人”的,哪怕是方子业包括进来,这方面知识储备最高的人还是他宋毅。
隔行如隔山。
胡青元身侧,李七汐乖巧地坐在了一个凳子上,显得格外拘束,她娇小的脑袋望来望去,显得格外惶恐和‘无知’。
以前的李七汐,还觉得自己的天赋很高,至少比起大部分同龄人,她都能找到一些自信。
然而,在遇到了陈希莶,并被陈希莶举荐到方子业的课题组后,她就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被方子业他们轻视了。
甚至,李七汐想好奇来看看方子业教授进行的核心课题,方子业都没给她这个机会。
好不容易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李七汐完成了入组的前奏工作,在八月份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来到核心基地了。
一进到课题组里,李七汐就懵圈了……
她发现,这里进行的课题,与她在实验室里了解的内容完全不同,养细胞,普通的细胞实验,那都不是方子业的学生在做的,全都是实验室里的‘工程师’在做的基础活儿。
像方子业团队里的人,比如说廖镓、比如说聂明贤,比如说胡青元,比如说宋毅等人,压根就看不上普通的养细胞、用细胞做一些简单的动物模型……
学了两个月时间,李七汐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展示一番手脚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被戴上了更加重的镣铐。
廖镓问过李七汐:“你会制作动物模型吗?”
李七汐:“啊?”
“哦!”廖镓走了。
聂明贤问她:“小李,你会移植血管吗?”
李七汐:“啊?”
聂明贤安慰道:“没事儿…慢慢来吧。”
李七汐跟着胡青元和宋毅时,发现胡青元和宋毅两个人讨论的字她都是认识的,可这些字结合在一起后,就成了她的认知盲区了……
生物神经信号与电信号的转导、测定…教材书上有这个东西么…
李七汐翻了本科、住院医师乃至很多专业的教材,都没找到相应的内容,最后通过查询了文献,才找到了这个研究方向的只言片语。
根本就没有系统化的内容供给学习……
李七汐进来了好几天,就只是学会了几十个名词解释,也仅限于名词解释。
胡青元和宋毅两人根本没空给她科普,全都是在为了自己的检测实验而忙的。
李七汐最近好多天的任务就是,搬东西,拿试剂,插电源,找材料,记笔记……
什么帮忙,什么力所能及,和她一个字眼都没关系。
李七汐是想帮忙,想证明自己的。
可在课题组里遛弯了一大圈,发现一个人她都“招惹”不起。
不管是方子业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还是附属成员,她都‘比不过’。
脊髓损伤课题组里过来帮忙的,要么就是副教授,要么就是顶级教授,中南医院的院长也是团队成员之一……
李七汐发呆的时候,胡青元忽然喊了一声:“李七汐,给我们找一下前天打印的数据。”
“哦,好……”李七汐忙回神归身,而后迈开小步子,去到了资料堆放处,根据胡青元所说的日期,找到了堆放材料的格子和夹子……
凌晨,两点十分左右,方子业长舒了一口气。
而后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捏成了拳头:“毅哥,青元,做得很好,你们太牛波1了。”
宋毅闻言一喜,大力与方子业撞了撞后,喜不自胜:“有戏?”
“应该有戏,这相关性非常高,肌肉收缩与电信号之间的时间域非常接近,虽然部分存在时间延搁,但我们要考虑到脊髓损伤固有的传导不畅。”
“在临床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病人,他明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能做到,就是反应非常缓慢。”
“也许不是他的脑子反应缓慢,而是大脑皮层传达指令后,存在一定的传导延搁。”
“脊髓内的电信号传导,应该与神经肌电图这种电信号稍微有些区别。”
“当然,如果要非常谨慎地来描述这样的电信号,我们可能需要对动物的脊髓区域内的电信号传导形式进行测定。”
“而且,还可能要对脊髓内灰质区的细胞内运作形式与信号传导进行测定。”
“这又要归于基础生理学部分了!~”
“脊髓内灰质区内的解剖结构,毕竟是与神经的轴突形式略有不同……”
“这是一个大活,很大很大。而且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关联性。”
宋毅理解得比较透彻,微微抬头慎思了几秒钟,才回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测定的东西,可能不仅可以用于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患者,还能用于其他脊髓损伤的患者?”
“包括但不限于急性脊髓损伤?”
“当然!~”方子业非常肯定。
“我们测定的电信号传导模式,是比较基础的信号转导,与它是什么样的致病病因是没太多关联性的。”
“它是基础。”
“所有以此为基础的所有病种,都可能会依赖这套信号转导模式!~”方子业是真的很开心。
若是这样的话,以后渐冻症的理解,也可能就没那么难了。
与渐冻症形式和终点比较像的,就有脊髓损伤这个病种。
不过二者的病因有比较多的不同。
渐冻症是非创伤性,非直接致病病因的慢性退行性病变。脊髓损伤多有感染、外伤等直接的原因。
“方教授,了不起啊!~”神经内科的梅瑸教授听到方子业这么说后,不由自主地鼓掌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