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 第七百九十七章 送给自己的礼物

第七百九十七章 送给自己的礼物

  第七百九十七章 送给自己的礼物 (第1/2页)
  
  王鸥教授看着廖镓此刻的状态,眼角一敛道:“个人进步的主要动力是欲望,群体进步的主要动力一定是求知欲,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你说人怎么就这么奇怪呢?”
  
  “飞机大炮这种东西我们都能造出来,就人体这一百多斤,研究了这么多年,我感觉我们连门都没推开。”
  
  王鸥的话稍微有点丧气,并不适合当前的氛围。
  
  泌尿外科的张子谦语气浑厚:“王教授,不管门有没有被推开,我们今天也算是推了一扇小门,而且是别人从未推开过的门。”
  
  梅瑸在负责监视,此刻可能是注意到了比较好的趋势,欣喜道:“方教授,偶有信号传导了下来,但不知道是不是大脑皮层以上的信号。”
  
  方子业闻言并未为此而过于高兴,而是仔细想了一会儿后,突然地就拍了拍手。
  
  方子业道:“梅瑸教授,你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那就是脊髓损伤后,通道即便是短暂紊乱了,但只要维持微电流刺激,其实这些电路可以再恢复?”
  
  “我们人体就会有这样的自愈功能,但要刺激人体激活这样的自愈功能,需要有微电流的持续刺激?”
  
  “我的意思是,陈旧性脊髓损伤中,一部分电位通路肯定是变性了的,但其实这些变性了的通路,是有机会在损伤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再生的。”
  
  “也就是说,经历了急诊后微电流刺激的脊髓急诊损伤,余留的功能会比未经过处理的患者更多。”
  
  “当然也有可能更少……”
  
  如今的脊髓损伤课题,每一步探进,都是理论风暴、猜测、验证、操作与想法的结合。
  
  先把每个人的想法复刻进现实中,通过操作将想法再现,通过实际反应去纠正想法,修正试验方案。
  
  这就是科研,而且是深入程度比较高的科研。
  
  很枯燥无味。
  
  外人若看这些,肯定觉得昏昏欲睡,但身在局中人,却会觉得回味无穷。
  
  “这个不好说,之前我们都只是考虑了正向反馈,从来没有考虑过负向反馈。”
  
  “如果说,脊髓损伤的急性期不适合微电流刺激?那我们今天的操作?”梅瑸本能地说到了这里,又赶忙改口。
  
  “不过也没关系,临床试验嘛,结果就该是双面的?因为这不是验证性试验,而是探索性的试验。”
  
  “一般来说,这样的概率会很小吧?”王鸥教授是脊柱外科的,所以对神经外科的一些东西也略有了解。
  
  有些治疗,急性期不适合,慢性期才适合,这种前后矛盾,怕是有点畸形态了吧?
  
  可现实往往如此。
  
  现场再次安静了三四分钟之后,梅瑸就看到,本来已经有信号传导的下肢,电信号的反应越来越弱,频率也越来越低。
  
  这些结果,正好印证了方子业对这个课题最极端的猜测。
  
  脊髓损伤后,已经瘫痪的患者,可以用微电流刺激修复闭活的电位通路。
  
  但新鲜的脊髓损伤,微电流刺激不仅不会修复处于急性损伤期的脊髓通路,反而会加速它的损伤!
  
  方子业马上道:“马上结束微电流刺激!~”
  
  “微电极与桥接电极进行包埋术处理,予以腰椎骨折后的内固定术,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处理!”
  
  方子业这么吩咐的时候,巡回护士马上按下了电流刺激仪的开关。
  
  与电流刺激仪一起关上的,是所有人的兴奋、“开心”和‘期待’!
  
  梅瑸嘴巴开合地喃喃:“为什么会这样呢?微电流刺激的频率,电流大小都是在绝对安全范围内的啊?”
  
  方子业看向了廖镓,说:“廖哥,我们在动物试验室里,为了保证家兔模型的脊髓损伤也属于是稳定期,经历了至少有一周的冷处理。”
  
  “说不定,人体经过一周的‘冷处理’后,脊髓局部的电位通路就已经重构完毕了。”
  
  “我们目前,对于脊髓内部的电位通路的认知,还是比较表浅。”
  
  “今天,我们的试验结果能够得到的结论就是,通过桥接电极,可以传递脊髓内部的电信号,且桥接电极可以双向传导电信号。”
  
  “然而,试验还是出现了我们预期中最坏的效应,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物理性质以及生物特性完全不同。”
  
  廖镓闻言也眯了眯眼睛,道:“这样的话,我们只能启用备用方案了,那就是在患者做完其他手术后,再于一段时间后再予微电流刺激,寻找一个相对适合微电流刺激的时间点。”
  
  “现如今,脊髓内的各个电流通道都颇为活跃,而且因为损伤导致了电流通道紊乱了,此刻进行微电流刺激的话,会导致局部短路之类的……”
  
  “像这样的短路,就是一些患者在脊髓震荡期,无法产生下肢感觉的主要原因,但是经过了康复后,患者又可以恢复大部份功能。”
  
  “据宋毅咨询物理学相关的教授所说,电路之间是可以被干扰的!”
  
  “我们人体内这么多的电流信号,可以这么单对单的传导,其实是人类造物学的奇迹,其中潜藏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很难解释……”
  
  根据生理学的定义,我们的体内,几乎是无时无刻地在进行着各种电流传导,而这些传导可以互不干扰且井然有序,并不是目前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可以单纯进行剖析的。
  
  脊髓损伤要进行治疗本就困难,方子业找到了治疗的方法之一,如今想要治疗得更好,那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既然已经认为继续微电流刺激会对患者预后有害,我们就不要再继续了。”
  
  “王鸥教授,辛苦您要对胸椎和腰椎之间进行固定了。”
  
  “张子谦教授,可能要让你白跑一趟了。”方子业对张子谦道歉。
  
  张子谦摇头道:“没有白跑啊,我们至少见证了我们的桥接电极片是可以在临床中应用的!”
  
  “按照道理来讲,这种电极片的材料都可以应用在心脏中,那么它应用在脊髓内,也不会有特别的反应吧?”
  
  “心脏内的心肌也是经常有电流通过的。”
  
  心电刺激的刺激量可比脊髓内的电流信号强得多。
  
  ……
  
  凌晨三点二十分,方子业带队完成了骨盆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便把另外两处小骨折的内固定装置植入术交给了兰天罗和自己的学生冯俊峰。
  
  急诊内科!
  
  方子业看到洛听竹时,她已经打完了点滴,此刻状态看起来好了许多。
  
  略苍白的唇色已经有了血色,而且也饿了,手边还放了一瓶八宝粥瓶。
  
  “雨桐姐,真的不好意思啊,你闺蜜这个情况,还是太复杂了,可能术后还是要瘫痪。”
  
  “不过,我们给她做了手术后,可能会残余一部分功能,我们看后面还能不能抢一部分功能回来。”
  
  “但是雨桐姐,有一点你还是要和家属说明,脊髓是非常关键的运动管控解剖,只要受伤了,就不可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样子了。”
  
  黄雨桐自己是学医的,虽然不是脊柱外科的,也知道脊髓损伤的可怕。
  
  不过黄雨桐此刻非常冷静,思维清晰:“方教授,我闺蜜她,伤得这么严重吗?”
  
  方子业点头:“是的,腰椎、胸椎两处骨折,有可能被砸伤的时候只有一处骨折,而在倒地后,才发生了另外一处骨折。”
  
  “既然脊髓已经损伤了,那也就只能这样认命了。我到时候去看看她吧,这种事我们也已经尽力了。”
  
  “就是她还有两个孩子,对了,她孩子……”黄雨桐慌慌张张地开始打电话去了。
  
  方子业这才转身走向洛听竹,而后看了看输液器里面的参与药物还有很多,便道:“妈,我先送你回去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梁霞闻言道:“等会儿听竹不上班了,她这个情况得请假,我肯定和她一起回啊。”
  
  “听竹会打车,你今天还是手术日,你先去休息一下。”
  
  “你大小是个副主任医师了,还是要对自己的病人负责的。”
  
  方子业看向洛听竹,洛听竹在偷偷笑,很明显梁霞所说的这些台词,都是她教给梁霞的。
  
  洛听竹道:“师兄,我这边感觉好多了,后面就只要吃药了。”
  
  “没事儿,我可以今天请假,你不能取消已经安排好了的手术啊?”
  
  “那我上去睡了。”方子业想了想,觉得自己是该去主任办公室休息一会儿了。
  
  虽然说,方子业当然有权利取消手术的,他只要给医务科汇报。
  
  但方子业当前的情况并不算那么特殊,肯定不能以这个理由上报了。
  
  “师兄,你去了那么久,那台手术怎么样?”洛听竹想了一下,还是比较好奇。
  
  方子业闻言,摇了摇头,叹气道:“我等会儿微信和你聊吧,不太说得清楚。”
  
  “只能说我们最不想发生,最坏的结果就正好发生了。”
  
  洛听竹道:“哦,好,那师兄你先去休息吧……”
  
  ……
  
  方子业离开后,梁霞问道:“听竹,你们刚刚在说什么?什么最坏的结果啊?”
  
  洛听竹回道。“是师兄做的课题,课题中的试验结果,最坏的结果出现了。”
  
  梁霞目光一闪:“课题?听竹,你别告诉我还是上次那个课题啊,这都做了三四个月了,还没搞出来啊?”
  
  “脊柱不就是猪大骨那一节么?还要研究这么久啊?”
  
  洛听竹听了心里一揪,摇了摇头:“妈,你不会觉得师兄他还在故意中饱私囊,或者是天天在混日子拖延时间吧?”
  
  “莫说三个月了,就是三年时间,师兄他们也未必可以把这个课题推进到圆满。”
  
  “脊髓损伤课题对应的就是瘫痪啊……”
  
  梁霞可没有想过自己儿子会做贪腐的事情,她只是以前那么觉得,她会觉得很多搞研究的人,都是在故意拖着进度,问国家要了很多很多钱,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很多人觉得,只要有钱就可以有结果,给了钱没有成果出来,那就是在中饱私囊了……
  
  3月23日,周日。
  
  中南医院新院区,创伤外科,主任办公室。
  
  方子业看着本院区宣传科与一群记者从外走进来时,还略有些懵,不过想到昨天看到的手机提醒短信,方子业又恍然了,这是省科技频道过来做采访的。
  
  这一次主要是来这边做一个专访的报道,主要是让方子业讲一讲他的科研历程。
  
  核心主题就是与CAA论文有关的科研心路历程。
  
  “不好意思啊,这里条件比较简陋,这些茶杯也都是我昨天才新买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记者将就着用。”方子业笑道。
  
  胡青元等人则是进进出出地准备沏茶工作。
  
  宣传科的马青松主任道:“方教授,其实省科技频道的龙记者她们早就想过来给您做个专访了,一年前就想过来了。”
  
  “只是我们给领导请示了,领导们没能同意,那时候毕竟方教授您的工作单位都还不确定嘛,这次的采访,都是周四才定下来的,我周五就给方教授您发了信息……”
  
  龙记者好奇笑问:“马主任,您刚刚好像说,方教授的工作单位不确定?这是啥意思啊?”
  
  马青松听了,略深吸了一口气:“龙记者,免得这次采访不过审,还是不要聊这么深入吧。”
  
  “强调这个词是很有意思的。”马青松用一个词作为暗语,龙记者能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算了。
  
  而后,龙记者就开始对方子业进行采访了。
  
  “方教授,我听人说,您今天才三十一岁,就已经是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了,请问您对自己的职称有过了解吗?”龙记者问。
  
  方子业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那当然有了解的啊,其实,在我这个年纪的副教授,是比较常见,但在我这个年纪的副主任医师,不太常见。”
  
  “不过两者融合在一起了,就颇为不常见了。”
  
  方子业紧接着又详细地进行了剖析,只要有足够的科研贡献,三十岁拿到副教授的人比比皆是。
  
  而很多医学生哪怕专硕毕业之后就工作了,两年主治,五年副主任医师,也需要三十二三岁,基本上不会在三十一岁就升副主任医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