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第1/2页)
  
  咚咚。
  
  许临过去敲了敲门。
  
  “裴姐,我来了。”
  
  紧接着他就听到了拖鞋走路的脚步声。
  
  吱呀一声,房门开了。
  
  只见裴丹卿的手从里面伸出来,同时还拿着充电器,不过没见到她人。
  
  “谢了。”
  
  许临接过充电器。
  
  他充电器扔酒店了,白天时充电还是拿别人的充电器。
  
  “嗯。”
  
  裴丹卿应了一声。
  
  门后的她,脸蛋有点微红,因为刚才许临拿充电器的时候,她的手心被对方碰到了。
  
  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故意的。
  
  不过裴丹卿转念一想,感觉好像也没什么,应该也就是拿东西不小心碰到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许临要是故意趁机碰她手,那就真的是路边一条了,他又不是没见过女人。
  
  单纯碰一下手,许临都不会有任何感觉,熟悉他的女生都知道,许临亲嘴的时候,除非是在外面,也就是周围有别人,要不然,他在家里,亲个嘴你会发现,他两只手都不会老实的。
  
  也就是说,那些小便宜,他是不屑于做的。
  
  拿了充电器的许临就回了房间。
  
  一夜无话。
  
  很快又是第二天了。
  
  11号。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
  
  许临今天总算不是穿西装了,就一件工装长裤和一件短袖,很休闲的穿搭。
  
  裴主任今天也差不多,也挺休闲的。
  
  裴主任走在许临身后,觉得不穿西装的许临少了那种特殊的气质,但多了几分少年气息。
  
  这种少年气息很特殊,像初升的朝阳,朝气蓬勃。
  
  裴主任这才想到,许临好像才十八岁。
  
  “许临,你是不是才十八岁?”
  
  裴丹卿问了一句。
  
  “下个月十九。”许临回答。
  
  “哦,那也很年轻呢!”
  
  裴丹卿羡慕这个年纪,因为当年的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谓无忧无虑。
  
  但随着年龄增长,她要面对的事情就多了很多,再也没法无忧无虑了。
  
  此刻的裴丹卿,心中颇有一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
  
  很快,两人就到央视大楼了。
  
  和昨天一样。
  
  今天两人来的早,老登吴宗庭还没出现。
  
  只到半个小时后,吴宗庭才拄着拐杖来了。
  
  今天还有一首片尾配乐。
  
  常言道,虎头蛇尾,显然许临就不允许出现这个情况的,虎头开始,那必须虎尾结束,所谓有始有终。
  
  那么,片尾配乐要怎么操作?
  
  许临又开始翻阅诗词,试图找找灵感。
  
  从唐诗,到宋词。
  
  唐诗?片头曲找了,片尾曲就不用了。
  
  李白的一句“仙之人兮列如麻”其实已经是象征了唐诗的一角。
  
  那个时代,国家强盛的很,华夏历史上公认最强大的两个朝代,一个汉朝,一个唐朝。
  
  李白就是盛唐的重要代表。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种潇洒,不是在一个充满了大气象的时代,并且是在天生富贵不受框束的人的身上,都不会有。
  
  用李白的诗当片头曲再合适不过了,寓意着一个璀璨而强大的国度。
  
  纵观华夏整个历史,虽然沉沦了很多次,但总体上还是强的可怕。
  
  因此,片头曲,恢宏浩大。
  
  宋词呢?
  
  宋词,其实宋词普遍小家子气,极少数有大气蓬勃的,尤其是在北宋后期开始。
  
  宋朝有大气象的词人不多,譬如辛弃疾、陆游这种是很少的。
  
  再说,北宋南宋他也大气不起来,一个憋屈的朝代,他怎么可能大气?尤其到了后期,像被抽了脊梁骨的老男人,要不是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殉国,宋朝的垃圾还能再下拉几个等级。
  
  那么富有的一个朝代,竟然能这么憋屈,古来罕见。
  
  封建时代,皇权大于一切,皇帝垃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等同于灾难。
  
  不然岳飞能说:靖康耻,犹未雪?
  
  那种憋屈,难以言喻。
  
  宋朝,是一个仅次于清朝的憋屈朝代,尤其是后期,两个朝代都可谓异曲同工,简直臭味相投。
  
  于是,后期的宋词普遍小家子气,他没法拥有唐朝那种超然的大气象。
  
  盛唐,万国来朝,一大片国家来这里朝拜,比耶路撒冷朝圣还夸张,毕竟,你耶稣撒冷有没有耶稣有没有真主安拉,没人知道,但盛唐的长安,那可是真的有人间上帝!这时候,别说那些社会上层,就是底层老百姓都会非常自豪,他们没有任何跪舔的外国佬,完全没有媚洋崇外的想法念头,你外国佬来了,管你黑皮白皮,得尊称我一声大唐子民,这种自豪感是无与伦比的。
  
  片尾曲,许临排除了宋词,他没法直视这个朝代,觉得憋屈,很多让他想不通的事情。
  
  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能够让宋朝的人闹麻了,因为见过这种场景的人,可能只有北宋最后那两个皇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许临喃喃自语。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这得何等继往开来的大气象?
  
  许临忽然开口道:“纸和笔!”
  
  当即,就有人递过来纸和笔了,不是裴丹卿,而是老登。
  
  紧接着,吴宗庭就看到了许临洋洋洒洒又是一份曲谱出来,他的创作速度飞快,完全没有丝毫的卡顿,他的灵感是何等汹涌,才气何等浩荡澎湃?
  
  “天纵之才啊!”
  
  吴宗庭心中感慨,此刻,他的内心已经不会怀疑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少年郎。
  
  两分钟不到,一份没有任何修改的曲谱就出来。
  
  完成曲谱。
  
  许临又在最顶部写下名字:数风流人物。
  
  “这份曲谱,就叫《数风流人物》吗?”
  
  吴宗庭连忙问道。
  
  许临:“嗯。”
  
  吴宗庭追问:“有什么深意?”
  
  “读过《沁园春·雪》吗?”许临反问。
  
  “自然读过!”
  
  “读过就不用解释了吧。”
  
  许临觉得,个体面对时间长河,不值一提,因为再牛逼的人物,也会尘归尘土归土。
  
  秦始皇死了,他的兵马俑还在。
  
  两千年前出现的牛人,一千年前也出现了,五百年前也出现了,五百年后也会出现,一千年后两千年后,也同样会出现,永远地生生不息。
  
  这个国家,永远都会人才济济,永远都会英雄荟萃,永远都会仙之人兮列如麻。
  
  于是,伟人会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大气象,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
  
  “好啊!”
  
  另一边,吴宗庭细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是如此。
  
  《仙之人兮列如麻》作为开头,《数风流人物》作为结尾。
  
  “让我看看这首曲!”
  
  许临把曲谱给他。
  
  而许临已经拿来古琴,二郎腿一翘,右腿搭在左腿上。
  
  曲谱他写的,他能不记得吗?
  
  论记忆力,这个世界,未必会有人比他强大,那些所谓的世界记忆大师也就那样。
  
  吴宗庭见许临要弹奏,索性一边看曲谱,一边听许临弹。
  
  琴声响起,依旧是大气象,那种代表一个强盛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时代,乃至一种无与伦比的永不服输永远与天斗与地斗的无上意志,通过琴声传递,扑面而来,让吴宗庭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吴宗庭浸淫音乐数十年,知道这又是一首足以撼动配乐界的曲子。
  
  “才华横溢,有大气象啊!”
  
  不是胸中有大气象的人,作不出有大气象的作品。
  
  吴宗庭感慨。
  
  他柳永再有才华,他李煜再有才华,也永远不可能像李白说出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不可能像杜甫发出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