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三百六十一章:微操达人

第三百六十一章:微操达人

  第三百六十一章:微操达人 (第1/2页)
  
  尽管程昱此前已呈上十余封奏疏,但奏疏必经尚书台之手,许多隐秘便难以在奏疏上明言。
  
  程昱此前所报,多是针对鲜卑政治、军事体制的详尽剖析,以及扶持檀石槐长孙魁头上位鲜卑大人的建议。
  
  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这一年多来,程昱不仅完成了离间鲜卑的既定任务,更是摸透了鲜卑的权力架构和内部机密,仅是如此,就已经让朝中诸多重臣对其刮目相看。
  
  刘辩低着头,低着头翻阅着程昱先前的奏报,微微摇头叹道:“这檀石槐,也算得上一代天骄了。不想身死之后,偌大的鲜卑部落竟崩塌得如此之快。”
  
  刘辩的眼中掠过一抹黯淡。
  
  这并非是对檀石槐或鲜卑的同情,而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哀和忧虑。
  
  同为君王,刘辩不禁联想到,倘若有一日自己身死,这偌大的大汉帝国,是否也会如此这般土崩瓦解?
  
  无论是大一统势力还是割据势力,似乎都有个一成不变的定律。
  
  越是胸怀雄心壮志的君王,“相权”愈弱,“皇权”愈发集中。
  
  而一旦继承国家的新君是个庸才,接手了这样一套集大权于己身的政治体制,必然会带着国家走向极端。
  
  强者愈强,弱者则亡。
  
  譬如某位大明战神,在四代帝王不断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他想做些什么都无人能够阻拦,哪怕再不合理,一个国家的衰亡也由此而始。
  
  但他的父祖却又是与他截然相反的正面极端例子。
  
  而若是“相权”庞大到足以制约“皇权”之时,庸主甚至是昏君,反倒是能坐稳天下,乃至国家一度中兴,竟还落了个“中兴之主”的名号。
  
  是吧,某位三十年不上朝、国家官员空缺七成的神宗。
  
  “皇权”集中的国家,固然能整合全国力量,高效地达成军事和政治目的,但抗风险能力太弱,国家的兴衰都都取决于国家这辆战车的驭手的个人能力。
  
  “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的国家,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使得行政效率低下,但抗风险能力却极强,即便驭手本人能力不足,还会有其他大臣作为副手来辅助驾驶。
  
  因此,刘辩近来倒是也有些犹豫,是否不该将大汉的政治制度改革得如此集权?
  
  空气仿佛因为刘辩的沉默而变得凝重,程昱自然无法窥知天子内心这番关于集权与制衡的深远思虑,眼见天子神色黯然,只道是感慨于鲜卑近乎“二世而亡”的结局,抚着下颌的长髯,沉声道:“论军事,檀石槐或可算作草原上的一代霸主,但为政之道,不如匈奴远矣。”
  
  匈奴是在冒顿单于这一代迈向兴盛,以“二十四长”制度治理匈奴的广袤疆域。
  
  作为亲手弑父之人,冒顿自然是不信什么感情与忠诚,故而也不会将过大的权力集中在旁人身上,哪怕这个人是他血脉至亲的儿子、兄弟和共同奋斗多年的亲信。
  
  不过令匈奴的政治体制真正成熟,还是冒顿的儿子老上单于,也是令匈奴国力发展至极盛时期的单于。
  
  老上单于在二十四长的基础上,增设“大都尉”、“大当户”等官职,分工管理军事、司法与部落事务,分散了各部权力。
  
  而后又大量任用投降的汉人,吸收中原官僚制度的元素,如使用印章、文书等,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
  
  因此匈奴固然也是联盟体制,却算得上是一个相当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
  
  “檀石槐治下的鲜卑,臣以为倒是有些像是分封。”
  
  程昱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幅手绘的鲜卑地图,由侍立一旁的高望转呈天子。
  
  大汉对于茫茫草原并没有详细的地图,尤其是对于鲜卑内部的部落范围划分更是难以得知。
  
  但程昱这一年多来,从鲜卑各部落大人口中费尽心力套出情报,也从不少鲜卑贵族手中得到了不少鲜卑人自制的粗略地图,从他们口中大致得知了不少部落的大致区域划分,最终才拼凑出现在这幅舆图。
  
  尽管尚显粗略,但却是战略级的国之重宝!
  
  “仲德且坐到朕身边来,为朕指着这幅舆图论说。”刘辩的目光立刻被这幅鲜卑地图所吸引,头也不抬地招了招手呼唤程昱上前。
  
  程昱闻言,略一迟疑,下意识地先瞥向立于天子身后的典韦。
  
  倒不是他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只是所有接近天子的人,都无法忽略这铁塔般的壮汉落在自己身上那充满警告意味的视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