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338章 错失的工业革命(第三更,求订阅)

第2338章 错失的工业革命(第三更,求订阅)

  第2338章 错失的工业革命(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
  
  屁用没有!
  
  一架米格25的叛逃,不会给SEA航空工业带来任何启示,毕竟,“和平悍卫者”才是世界上第一架双三战斗机。
  
  相比于米格25那种直接上钢板,然后来个力大出奇迹,而对于秉承“为每一克重量奋斗”的航空工程师们来说,又怎么会接受不锈钢那高达7.9t/立方米的鬼畜密度呢?
  
  所以“和平悍卫者”从一开始,就走向了另一条路——不锈钢蜂窝蒙皮由不锈钢蒙皮和铝合金蜂窝夹层组成,蒙皮的两面是厚度仅有0.4毫米的不锈钢薄板,中间则是蜂窝结构。
  
  这似乎是一种完美的折中设计:蜂窝结构成功地极大降低了不锈钢那恐怖的密度带来的影响,将材料的整体密度下降到钛合金和铝合金的水平,同时外层的不锈钢蒙皮又保留了不锈钢原有的出色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唯一的问题,就是它太贵了!
  
  超薄的不锈钢蒙皮和复杂的蜂窝结构让这种材料的加工难度暴增。美国的女武神XB70就是采用这一工艺,结果就是,蜂窝不锈钢蒙皮的生产加工费用飙到了每平方英尺1200美元,也就是每平方米1.3万美元。
  
  面对如此高昂的价格,SEA肯定也负担不了,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进工艺。而其中最昂贵的,并不是超薄不锈钢板的生产,而是铝蜂窝生产,因为铝蜂窝结构由无数特别细小的小铝片组成。
  
  这个工艺肯定是可以改进的,毕竟,几十年后,铝蜂窝是烂大街的技术,世上无难事,只要利益够,仅仅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南洋铝业就研制出了铝蜂窝的生产新工艺,直接把蜂窝不锈钢蒙皮的生产加工费用从每平方米1万美元,降到了1000美元。
  
  如此,才有了威名赫赫的“和平悍卫者”截击机。
  
  也正因如此,SEA航空工程师们压根就瞧不上,直接上不锈钢钢板的最大过载公仅只+4.5G的米格25,毕竟,相比之下,纯粹的高速高空截击机,其设计哲学完全“放弃”了高机动空战能力的“和平悍卫者”也能达到+6.5G-+7.5G。
  
  而相比于没有任何机动性的米格25战斗机本身,对SEA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是通过其雷达和电子装备来一窥苏联的电子技术水平。
  
  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和苏联的火星探测器的分析报告得出之后,被第一时间送到李毅安的面前一样,米格25战斗机的分析报告,自然也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李毅安的面前。
  
  “……这是一架极端的飞机。它为了极致的速度和高度,牺牲了几乎所有其他性能,尤其是机动性。如果被更灵活的战斗机咬尾,它几乎无法通过常规的盘旋机动摆脱。它唯一的防御手段是利用其加速能力进行高速俯冲,尝试甩开追击者。根据试飞表明,它在低空非常笨重,极易被击落。”
  
  在办公室里,翻看着军方的报告,李毅安不用去想,都知道最后他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工业垃圾!
  
  这倒不仅仅只是因为有“和平悍卫者”的珠玉在前,而是另一个世界美国对其的评价。
  
  不过,在李毅安看来,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对苏联电子技术水平的分析报告,相比于采取最尖端技术的火星探测器,这架战斗机上的电子设备,才代表苏联最真实的电子技术水平。
  
  “米格25使用的倒卡雷达重量居然只有700公斤?”
  
  倒置卡塞格伦雷达……但凡是了解苏联飞机的都听说过“倒卡神器”,也就是SU27,它的那台一吨多重的倒卡神器,绝对是史诗级的重量级“神器”。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F4战斗机的AN/APQ120火控雷达重量只有290公斤,这是因为大量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和固体电路。
  
  而历史上,米格25的倒卡神器更牛——重量足足有1200公斤!
  
  所以,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除了因为大量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成功减重500公斤之外,性能上也有明显的提高,李毅安的眉头不由轻扬,然后仔细翻看着它的数据。
  
  “机载计算机运算速度50万次每秒……啧啧!很不一般啊!”
  
  李毅安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曾看过一篇文章——倒卡神器27的机载计算机运算速度25万次每秒,计算速度还不如F15的一个零头——F15E的计算机4500万次每秒,甚至就连同歼轰7A的计算机都有4000万次每秒。
  
  而米格25的机载计算机运算速度却达到了“惊人”的50万次每秒。虽然还是比不上F2的零头。但是这样的技术进步却是肉眼可见的。
  
  其实,这很正常,从提前几年发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李毅安一手推动了这个世的电子技术大发展。
  
  而集成电路优异的性能,让苏联也无法坐视,最终他们提前十几年的时间放弃了电子管小型化,开始搞起了集成电路,虽然他们又走了歪路。
  
  可至少比起历史上,已经很进步了。
  
  这就是SEA使用先进技术必然带来了全球科技迭代的加速,也就是所谓的边界效应。
  
  这种迭代加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苏联人并不是傻子,他们不会无视集成电路先进的性能,然后在电子管上一条黑路走到头。
  
  也正因如此,在米格25战斗机上出现了轻量的“倒卡”——仅仅700公斤,甚至就连同机载计算机都先进了不少。
  
  看着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米格25的雷达,甚至比SU27的N001倒卡雷达的还要先进不少。
  
  想到这,李毅安的心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念头。
  
  “那么,未来SU27会用什么雷达呢?”
  
  如果没有了那个一吨重的“倒卡神器”,27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呢?
  
  现在,李毅安真的有点好奇了。
  
  在他看着报告思索的时候,李奕辕却走进了办公室,见父亲在看报告,他就直接坐在书桌面前。
  
  等到把报告看完之后,李毅安抬头看着儿子,因为在休假的关系,他并没有穿军装,笑道:
  
  “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了?”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这小子还在空军服役,虽然已经晋升为中校,但仍然在一线部队。
  
  平常休假的时候,他更偏重于陪家人——家庭多了,也挺辛苦的。
  
  “这不是大哥约几家人一起过来用晚餐,想着有阵子没和爸爸您聊过了,就过来了……”
  
  想着先前瞅见的照片,李奕辕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