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溃兵和精锐 (第2/2页)
他的兵被害,村民有责任,但罪魁祸首还是在金三角,他自然要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顺着澜沧江南下,在越过边境线后,这条发源自我国的大江就被称为了湄公河。
湄公河前面一段是缅老两国的交界河,河流顺流而下两百多公里后就到达了暹罗。
金三角也有大金三角和小金三角的区别。
小金三角是指在三国的交界处,湄公河和美赛河交汇处的三角洲。
这一带土地肥沃,一年三熟,随便种点什么都能温饱。
每年三四月的时候,这里的田地一片金黄,所以被当地人称为“金三角”。
后来暹罗政府在这里建了一个“金三角公园”,并在公园里竖立了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金三角”的名字才被写上了地图广为流传。
而大的金三角,则是指三国边境的一大片广袤的区域。
这片区域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有5大山脉集中在这一片山区,。
这片区域中生活着100多万人,有3000多个村寨,到处都是广袤的山峦、茂密的丛林和湍急的河流。
早年这里虽然也种毒草,但并没有形成规模。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光头谠的第8军、第26军残部溃逃到缅国,进驻金三角地区。
这些溃兵没了补给,只能依靠种植毒草以解决给养来源问题,并在当地扎下根来。
这里的气候十分适合种植,而在可种植的作物中,又以毒草利润最大。
于是,这些残兵败将就将种植毒草这个事业发扬光大,并在50年代形成了规模。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三国没有将他们剿灭呢?
有个概念大家需要了解,那就是所谓的溃兵,是咱们的说法。
他们打不过咱们的解放军,就只能溃逃,所以才被称为溃兵。
可这些溃兵对比起三国的军队,那可就是妥妥的正规军精锐了。
光头的德械师,美械师可不是纸糊的,他们打不过解放军,那是因为解放军更强。
可这些西南小国有什么厉害的军队么?根本没有。他们三国的军队加在一起,都被这些所谓的溃兵们压着打。
是他们不想管么?完全是打不过呀。
所以,这一带才最终成为了一个三不管地带。
随着时间的流逝,溃兵们也成为了当地人,不停的有新的势力在这片土地上崛起。
60年代,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的坤沙开始拉起自己的队伍。
这个坤沙当真是个人才,也能放的下身段,他为了笼络当地的各种族群势力,给自己起了好几个名字。
其中‘坤沙’是泰国名字,‘关约’是缅甸名字,他还自称祖籍云南,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张奇夫’,而他本身还是本地3000村寨中,莱莫部落土司的儿子。
可以说,这个坤沙身上集合了众多有利的因素,而他本人又很善于交际,所以,只是几年时间他的势力就在金三角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