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你不是,更称不上...佛! (第1/2页)
正月二十九。
子时。
寒风还在不断呼呼刮着,天空依旧在飘着雪花。
可通过雪花的数量和大小,却亦是能清晰的判断出...今天的雪明显比前几天小了不少,就连白天的气温也比之前高一点。
虽然寒风依旧凛冽,但这次的冷空气,应当是快要过去了。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闽地本就极少有这种飘雪寒天,尽管现在由于种种特殊因素,让乡亲们能勉强过去这劫,没有出现大批量被冻死的情况。
但要是一直飘雪下去,闽地人就连出门都难,更别说种田出海了。
一天两天还好,三天四天也无妨。
因为,恰好现在是过年期间,所以大多数的乡亲都在家中休息,等着过完年后再开始新一年的辛劳工作。
可要是下个半个月,一个月,那从未有过如此经验的闽地,多半会因此民不聊生。
现在倒是还好,这飘雪的冬夜虽然难熬,但终究也快要结束了。
......
旗山峰顶,百佛寺。
就跟先前几次一样,浑身冒着微光的三足乌,激发自身的神通,将黑羽中的妖气全都引动,以此来给各个人家带来暖意。
随即缓缓收敛身上的荧光,抬头看了眼鎏金佛像,又低下头恭敬道。
“佛祖。”
“弟子已是将所有黑羽都激发,放出一定的暖气了。”
“相比于昨天,今天的黑羽数量则又少了一些,应当是被那些道门中人毁掉了。”
“但若是以整体来看的话,数量依旧很多,还在持续不断的给弟子香火之力,让弟子的道行本事涨了不少。”
“不过,佛祖,弟子隐隐感觉到...这飘落的雪花比起前些天,似乎是要小不少,而且气温也没有先前那么寒冷。”
“虽然对那些凡人而言,深夜同样是会有些难熬,但好像也没那么难了,也好似都有些习惯了。”
三足乌的这番话。
让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缓慢的睁开双眼,不带半点感情的平静道。
“无白,汝倒是敏锐。”
“确实就像汝刚刚说的那般,这寒冬快要结束,今晚应当就是最后一晚飘雪,寒风吹拂了。”
“这天地倒也算是仁慈,知晓明天是除夕团圆日,明晚更是正月初一的新春,特地只将雪下到今夜。”
“到了明晚,汝就无需放出羽毛中的妖气了。”
三足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
就好似忽然想起了什么般,满脸皆是焦急神色,连忙出声问道。
“佛祖,还有一事,还有一事啊。”
“若今夜就是最后一天飘雪,明天便不会继续落雪了,可现在的寒风却不够冷,雪也下的不够大。”
“那隔壁僧房中的四个老秃驴,就连前几天的寒冬都熬过来了,那今晚肯定也是能安然度过。”
“佛祖,那四个老秃驴在的话,您的灵山雷音又要如何立起,这可真有些棘手啊。”
“既然佛祖不便出手,那就让弟子将这四个老秃驴斩掉,干干脆脆的解决这事,以免后面再生事端。”
“就算会有因果报应,也由弟子承担就好。”
“佛祖的灵山雷音一事,远比弟子的性命重要,况且弟子本该在上一劫生死道消了,全因佛祖的庇佑,才能及时从苦海回头。”
“若以弟子这条早该死的贱命,换取佛祖成事,那也是万般值得。”
“无白,汝可真当是痴,但可惜的是...若是汝强行将他们四人害死,这因果不止会算到你头上,已是会算到本佛身上。”那莲花座上的佛像,极为平静的回了句。
又看向那僧房所在位置,一向不带任何感情的眸中,竟难得的有几分无奈显现,开口道。
“在本佛所看到的未来中。”
“早在数日前,这四个和尚本就该被活活冻死了。”
“结果,竟是被那得天独厚、命格特殊的娃子影响,给这四个和尚走出了一条活路,影响了本佛的大计。”
“变成现在这般棘手,倒是有些难办,但也仅是难办罢了。”
“本佛的灵山雷音,顺应天地因果大势,即便内有坎坷崎岖,亦是能轻松迈过。”
“事到如今,本佛也只能多耗些许功夫,好好看下...这四个老和尚,究竟是有多高深的佛缘,又有多少禅意。”
说完之后。
那原本在莲花座上的巨大佛像,竟变为灿金光点,朝着寺里的僧房飘去。
......
僧房中。
四位穿着厚棉衣的老和尚,皆闭目养神的坐在有些破旧的蒲团上,以四方位置围着一团小火堆。
他们身上的厚棉衣,并不是传统的僧服,反而是花花绿绿,还带着一些破洞的衣服,就像是别人不要的衣服。
但唯一的好处是...这些衣服都很暖和,里面的棉芯并没有被拆掉。
火堆亮起的红光,将四人消瘦的脸庞都照亮。
看起来是闭目养神,其实四人嘴唇都在微动念叨着,每个人的手上也在拨动着佛珠。
很明显。
四人都没有睡着,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睡着。
为了尽可能的节省柴火,熬过这寒冬雪夜,四人都没有上木板床休息,都是围起火堆坐着。
相比于冰冷的木板床,这火堆也更为温暖,而且不上床休息的话,四人围坐共用一堆火便可。
虽然前几个月中,那在功德箱里的香火钱并不少。
足够他们修好僧房,买上不少的柴火和厚棉衣,轻松的熬过这冬夜。
但一向苦惯的几位老僧,则是完全不渴求舒适,就连棉服都是在村镇中的小摊,选的别人不要、被人穿过、最便宜的厚实棉衣。
每个人也不多买,都仅是买一件,来扛过这寒冷的冬夜就好。
柴火也是如此。
仅仅只买了一小堆,避免寺中剩余的柴火不够烧,导致这火堆灭掉,等到冬雪彻底化去,他们自然是能去这山林中捡柴。
可以说,这几位老僧半点不奢靡,更不渴求过好日子,舒服的过去这寒冷冬夜。
他们心中都想着...尽可能的省下点香火钱,尽可能的修缮下寺庙,或者将一些褪色的神像重新上色。
收到的香火钱,他们向来只取用一小部分,来保持最低的生活开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