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对大秦强大没有认识的国家 (第2/2页)
王陵领着一众使团成员,向阿尔沙克一世行礼:“大秦使团王陵奉大秦皇帝陛下之命出使贵邦,代大秦皇帝陛下向大王问好!”
阿尔沙克一世还礼道:“也代我向贵国皇帝陛下问好,十分感谢他的问候。”
不待王陵开口说啥,阿尔沙克一世看着王陵、郦食其等人,道:“从诸位的形貌、衣着,便可看出诸位的确来自遥远之国。”
形貌且不说,大秦的服饰相比于他们也太奇怪了,以往就没见过,这种衣服穿在身上真能舒服?
但衣服的布料一看就很高档,比他们身上穿的要好。
阿尔沙克一世道:“不知诸位能否为我说说贵邦?”
王陵笑道:“大王既然想知道,自然可为大王说说。我大秦从立国至今已有五百五十载!”
听到这个数字,阿尔沙克一世和安息众臣均是一惊:啥?秦国立国已经有五百多年了?
其实,如果从秦非子开始算起,秦国的历史更久。
大秦开朝还没几年,可秦国存在的时间却很久。
这秦国也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但他们以前为啥没怎么听闻过?
阿尔沙克一世也问出了这个问题,王陵回道:“这是因大秦在立国之初,并未今日之强大,大秦原本为周的诸侯国之一,周……”
王陵想了想,做了个不怎么恰当的类比,“诸位可认为‘周’就是东方的马其顿,其有很多诸侯国,诸侯便是周的总督。”
尽管这个类比其实并不恰当,但听了这个类比,阿尔沙克一世和安息众臣顿时有些懂了周和大秦的关系,大秦在最初立国时是怎样一种状态。
王陵继续道:“大王之所以没听闻过大秦,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为路途太遥远,有山岳山脉相隔,无论是诸位往我大秦,还是大秦往贵邦,都十分不易。”
确实,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距离就是往来的最大问题,所以想从土地上完成全球一统,不搞出更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根本不可能做到。
靠马走船行,只能选择性的殖民统治一部分地区。
王陵又道:“第二个原因便是当时的周不太平,诸国混战,大秦也有很多对手。大秦要先击败这些国家,才能向外派出使者!”
一安息大臣道:“所以,你们秦国现在是已经击败周的其他国家,能向外派出使者了?”
王陵笑着点头:“正是!我大秦现已将诸国尽灭,一统天下。”
一安息大臣道:“你们秦国原为周的诸侯国,岂不是你们背叛了周?”
王陵脸上笑容不改,他看向这名安息大臣:“非我大秦背叛,而是周天子失德,致使诸国混战、天下民不聊生,我大秦乃是顺应民心结束诸国乱世,未闻反叛,只闻顺民心、应天意!”
这次带的翻译还是在巴克特里亚时的那些翻译,比在巴克特里亚进步了不少,能基本上翻译出王陵话中的意思。
听到翻译转过来的话后,阿尔沙克一世和不少安息大臣眼睛一亮,秦国使者这番话也能用于他们:他们不是背叛塞琉古,而是应神灵旨意立国!
一名安息将领道:“听闻亚历山大曾东征,应当未曾遇到贵邦,若其与贵邦相遇,使者以为会如何?”
在出使前的培训中,他们曾听李念公子讲过那位亚历山大,知道在西方诸国中的地位。
这人现在问他这个问题,实不怀好意,这人想通过那位亚历山大来打压一下大秦,确切说是打压下他们。
但作为大秦的正使,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用着多想?
王陵笑道:“对阁下此问,在下的回答时:若那位亚历山大东征遇到大秦,他将亡于大秦!”
那名安息将领听了王陵的这个回答,哈哈大笑道:“看来使者并不知道亚历山大为何人,他有多强大……”
他正准备给王陵介绍一下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却见王陵笑着摇了摇头。
他道:“使者为何摇头?”
王陵道:“阁下说我不知亚历山大为何人,实乃阁下不知我大秦。亚历山大者,百年前的马其顿之王,曾率军征服多国,为马其顿打下大片疆域……”
阿尔沙克一世听着王陵讲说亚历山大的事迹,这秦国使者对亚历山大的了解不比他们少啊。
也是,秦国使团已访问了巴克特里亚,肯定从巴克特里亚知道了很多事,亚历山大的事迹又不算隐秘,反而传得很广。
孰不知王陵等人知晓,根本不是从巴克特里亚得知。
王陵道:“可惜其受阻于孔雀国,未能继续东征,然这也是他的幸运,若继续东征,其一世英名将不保。”
这秦国使者好狂妄,其话里就是在直言亚历山大若东征,将被秦国击败。
当然,口舌之争并不能让人服气,那名将领道:“这么说来,贵邦很强?”
王陵笑道:“也不算太强,但击败贵邦应不算困难!”
此话一出,殿内许多安息大臣当场变了脸色,不服气地看向王陵。
巴克特里亚人因为在月氏人手里吃过亏,所以对将月氏人打成丧家之犬的大秦存有敬畏,可这些安息人没经过这些,对大秦的强大几乎没啥认识。
一个远在东方的陌生国家,能有多厉害?
而且,王陵的回答在他们看来太狂了,巅峰时的亚历山大领兵都击败不了秦国,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他们安息是从塞琉古中独立出来,而塞琉古又是从马其顿独立出来,他们至今都无法单独对抗塞琉古,须得和巴克特里亚联盟。
由此,也可见当时的马其顿有多强大,亚历山大有多厉害。
可秦国使者竟说亚历山大东征没遇到秦国,是亚历山大的幸运。
一些安息将领生出了向王陵约战的心思,你们秦国不是很强吗?有种就真刀真枪与我们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