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帝秦设计师 > 第89章 学术交流

第89章 学术交流

  第89章 学术交流 (第1/2页)
  
  原来是东胡使者和月氏使者触怒了秦国皇帝,秦国皇帝才让人带兵征讨,只是秦国使者讲的这经过也太简略了,根本没讲具体是怎么击败的月氏人。
  
  莫非是秦国人此战胜得很艰难,损失很大,所以不好意思讲?
  
  有这种可能,月氏人并不弱,他们便在月氏人手里吃过亏,秦国人击败月氏人很可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要是秦国人很艰难才击败了月氏人,证明月氏人的实力虽弱于秦国人,却不会相差太多,那月氏人不会连自己的土地都丢弃了,跑到他们这跟他们抢土地,应该在休整后再和秦人战过才对。
  
  然而事实是,月氏人并没有选择从秦国人手里夺回土地,反而逃到了他们这,宁愿丢弃故土前往异域,也不愿再面对秦国人,宁战西方诸国,永不回东方见秦国!
  
  肯定是在同秦国人的那一战中,见识到了秦国人的厉害,觉得无法与秦国人抗衡。
  
  一大臣问道:“请问使者,贵邦与月氏人交战,伤亡如何?”
  
  王陵笑道:“若说伤亡,倒的确有一些,主要是在行军途中生疾。”
  
  也就是说秦国人在与月氏人,还有那东胡人交战时,几乎没有别的伤亡。
  
  可这怎么可能?
  
  难不成秦国人用箭在远处就把月氏人和东胡人给射灭了?
  
  一些巴克特里亚大臣心中生出如此想法,转念又觉得这不可能,现实中怎么可能有那么强的弓箭,在远处便将敌军消灭殆尽。
  
  不对,秦国人有那种被称为“火炮”的武器,弓箭不行,那火炮却未必。
  
  在他们听到的消息中,火炮是一种极厉害的武器,月氏人之所以败给秦国人,主要便是因为火炮。
  
  传闻,那火炮能相隔很远便发动攻击,攻击时有雷鸣般的轰响,还会发出火光,实在想象不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
  
  见王陵没有详细讲的意思,欧西德穆斯一世等人便没有再问,只是决定一定要派人去秦国,多打探秦国的消息。
  
  这场展示后,“秦国使团”、“秦军”、“秦国人的兵甲”成为巴克特拉城最流行最火热的话题。
  
  巴克特拉的街头巷尾常有人争论是他们巴克特里亚厉害,还是秦国厉害。
  
  一般,争论的结果是他们巴克特里亚比秦国更厉害一些。
  
  秦国人的兵甲要胜过他们,可是他们有无敌的马其顿方阵,能弥补兵甲方面的不足。
  
  然后有人问要是秦国人也学会了马其顿方阵,那又是谁更厉害?
  
  这把一些人给问住了,但也有人觉得马其顿方阵是伟大的亚历山大创造,看着简单,实则十分深奥,秦国人最多能学点皮毛,学不到精髓。
  
  最终,还是他们巴克特里亚赢,要比秦国更胜一筹。
  
  王陵等人知道这些谈论后,只一笑而过,并未在意,赢不赢不是靠嘴上争论出来的,得看真实的实力。
  
  又过了两日,这一日,王陵与郦食其带着使团中的学者前往巴克特拉大剧院,将在那里与巴克特里亚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王陵、郦食其等人到后不久,欧西德穆斯一世也带了一帮大臣过来观看学术交流。
  
  今日没那么多观众,两方学者各坐于舞台两边,每一方各有数名翻译,有些像后世的辩论赛,只是人数更多。
  
  大秦学者团坐于舞台之右,巴克特里亚学者团坐于舞台之左,这也是刻意安排,因为右边是东方,象征大秦是从东边而来。
  
  一眼看去,可看到巴克特里亚的学者以中年人、老者居多,少有年轻人,而大秦学者团则以青壮居多。
  
  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出使路途遥远,青壮身体好,更能坚持远行,若派一堆上了年纪的老头出使,说不定走不到出使的国家,在途中就死了。
  
  坐于巴克特里亚学者团首位的便是一名老者,他笑道:“即是交流,自当要了解彼此,若连对方所学所习之物都不知晓,又谈何交流?请问诸位有哪些学问?”
  
  先由大秦学者团介绍大秦的学术。
  
  郦食其坐于大秦学者团首位,回道:“我大秦之学上研究天,下研究地,中研究人,可修身、可齐家、可平天下。阁下问我大秦有哪些学问,就在此为阁下讲说一二!”
  
  “我大秦有诸子百家,诸子皆为贤哲,百家则为诸子创立,传扬其等思想学说的学派,像我,便出身于百家中的儒家。”
  
  巴克特里亚学者团的学者们都认真听着,没有提问,待会儿有的是交流提问的时间,现在先听秦国人说。
  
  郦食其接着道:“儒家为诸子中的孔子创立,我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
  
  “仁者,仁义道德也,人之所以为人,而非禽兽,便是因为有‘仁’,见他人不幸而哀之,见某地生灾而悯之,见美好之事而喜之,皆是‘仁’的体现。”
  
  “义者,即‘宜’也,人之所以在世上存在,是因人所思所行与世间相适,义也是人当在世间所践行的最正确最恰当的行为,即人当有何可为,有何不可为。”
  
  儒家的“义”并非“义气”、“正义”那般简单。
  
  郦食其讲这些,翻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他们只是能听懂雅言,又不是精研过儒家学问,听得稀里糊涂,只能根据自己理解到的意思翻译过去。
  
  “礼者,人在世间的规矩,在我儒家著作《孟子》中有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诸位可理解为人要是没有规矩,便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若随意行事,而无规矩制约,将与禽兽何异?”
  
  “小到有家,大到有国,皆是因有规矩存在。”
  
  儒家的思想中有“法”的味道,这可能便是有些法家学者出自儒家的原因,但儒家思想接近“法”的那部分又终究和“法”不同。
  
  儒家更崇尚德治,且讲究省刑罚,而法家更推崇法治,讲究严刑峻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