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老宋的第二次北伐(北宋历史) (第2/2页)
王翦为儿子补充道:“不仅如此,宋军一路攻城拔寨,将领士卒必生骄胜之心。且有宋军推进快,取功劳大,便有宋军推进慢,取功劳小!”
“见他人有功,功胜于己,必不甘落于人后,为取更多战功,其等定会贸然轻进。”
蒙恬也道:“如此一来,宋军岂有不败之理?”
李念道:“诚如几位将军之言,宋军推进过快,看似一路无阻,实则已使己身虚浮,宋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稳固已占领之地,补强粮道防御,将根基扎稳,要么进行速攻,以更迅猛的进军速度拿下幽云。”
蒙恬笑道:“公子言有两个选择,实则只有一选:宋军当补强粮道防御,稳步推进。”
因为第二个选择风险太大,要是没快速拿下幽云,宋军将会陷入全军覆灭的危机之中。
蒙恬又道:“不知宋军作了何选?”
李念笑道:“他们哪个都没选,应说曹彬哪一个都没选。曹彬没判断到大军行进已深,有被辽军截断粮道之危,然后他所率大军就真被辽军断了粮道。”
“但在此时,曹彬仍有机会纠正所犯下之错,只要及时恢复粮道,或将所面对的辽军击败,即能解危。可曹彬又犯了一个错,他退兵了,有辽军在前,他指挥大军从涿州退往雄州,等待军粮送至。”
蒙恬不可思议道:“岂有不顾敌军当前退兵而待军粮之理?”
这宋军主将是正常人?
就这操作,能和第一次北伐时,对耶律斜轸之军视若不顾,而猛攻幽州的赵光义相比。
有啥皇帝就有啥将领?
这曹彬的兵法该不会和赵光义是同一个老师教的?
始皇道:“不仅如此,宋军三路大军出动,互为依仗,每路宋军皆有其敌,这等于各路宋军各牵制住一批辽军。”
“曹彬于此时退兵,本应由其应对的辽军没了牵制,这些辽军必会趁此机会去相助其他辽军,另外两路宋军危矣。”
本应由曹彬应对的那部分辽军没了牵制,只要辽军将领不傻,必会让这部分辽军行动起来,给其他宋军上压力。
而其他宋军要是不知道曹彬退兵,十有八九会被辽军打一个措手不及。
李念道:“赵光义也是这般向曹彬告诫,并下令让他率兵与另一路宋军汇合,可曹彬又犯了第三个错。”
还能有三,有其一、其二已经够离谱,没想到还有三。
“曹彬麾下之军为宋军主力,自然也负责牵制辽军主力,为做到这点,宋军诸多名将都聚于东路军。”
“按宋军的战前构想,东路军的主要职责便是牵制辽军主力,让其他宋军可攻取幽云之地,只要辽军主力不动,东路军也当不动。也即是东路军为宋军之盾,负责阻拦辽军主力,其他宋军为矛,攻城略地!”
始皇等人已明白曹彬或者说东路军的三错在何处。
始皇道:“东路军牵制辽军主力,敌不动,其不动,此乃重责。然这也使东路军失去了攻城略地,获取军功之机。”
王绾补充道:“而东路军将领多为宋军名将,彼辈心高气傲,见其他路宋军连战连捷,必会想要自己也获取军功。”
蒙恬道:“所以,东路军的宋将不会听赵光义告诫,其等会设法谋取军功,可如此一来,宋军战前谋划尽皆被破。”
“曹彬定无法约束麾下众将!”
宋军的战前构想相当不错,可无奈被宋军将领给执行得一塌糊涂。
王翦道:“岂能为军功而忘其责?军功随时可取,可战局倾覆,有全军覆灭之危。”
若在他麾下,各将领当以完成他下达的军令为先,谁敢为了争抢战功而置他的军令不顾,他就杀了谁。
这些宋军将领也是离谱,为了获得战功连自己的主要任务都丢了。
李念道:“曹彬无法约束阻拦麾下诸将,反而顺从诸将,携带五十天的粮草,再度攻打涿州。”
王翦、王贲、蒙恬只感到无话可说,反正这些宋军将领要是他们麾下的将领,全都得砍头。
你们既然想和辽军交战,那当时从涿州退兵干啥?
辽军会任由你们这么蹦来蹦去?
除非辽军全成了瞎子!
“东路宋军此番进兵,在路上被辽军阻击,历经二十日方抵达涿州。”
总共才带了五十天的粮食,在路上就用了二十日的份,等到了涿州城肯定又会缺粮。
“彼时天气炎热,宋军所带粮食又不多,根本无法坚守涿州城,只得又从涿州退兵。”
宋军这仗打得跟闹着玩一样,先因为粮道被截断,想回去等军粮退出了涿州,后来又为了获取军功,又带着五十日军粮跑去涿州,等到了涿州,又因为粮食不够,又从涿州退走。
整个一“涿州我来了,涿州我走了,涿州我又来了,涿州我又走了”……
要是旁边没有敌人也就罢了,可旁边还有辽军在,见到这情况,只要辽军不傻,必会趁机攻杀。
“在从涿州退兵时,辽军一路尾随追杀,而宋军缺粮少水,且连续行军作战,早已疲困,曹彬所率领的东路宋军大败,只有小股宋军得以活命,数万宋军或被杀或被俘。”
“辽将耶律休哥在打扫战场后,以宋军尸骨筑作京观。”
“作为宋军主力的东路军被辽军击败,整个宋军战场自然也随之崩盘,其他两路宋军自然也无法与辽军对抗。”
三路出兵,互为依仗,可主力这一路崩了,其他两路自然很难再打,除非天降猛男,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可宋军显然没这等猛男,能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得知东路军战败后,赵光义知晓他的第二次北伐计划已失败,遂下诏给中、西二路宋军,让其等将幽云的百姓内迁,但这只是稍微从辽人那挽回一丁点损失,相比于宋军战败的损失,不值一提。”
“雍熙北伐的失利,不仅仅是让宋军损兵折将,影响相当深远。此战落败,从赵匡胤便开始积攒的家底不说消耗一空,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宋军实力削弱,只能转为战略防御,后来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也有此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