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帝秦设计师 > 第45章 赵宋的“怂”之根源(北宋历史)

第45章 赵宋的“怂”之根源(北宋历史)

  第45章 赵宋的“怂”之根源(北宋历史) (第2/2页)
  
  五代十国时,有兵便是王,今日屠个城耍耍,明日劫个村玩玩,至于忠君爱国、礼义廉耻,没那回事。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宋祖之所以常与秦皇、汉武、唐宗放到一处并论,主要原因便在于宋祖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武人乱政局面,使华夏重新有了秩序。
  
  “在登基称帝一年后,赵匡胤便设下了一次宴会来招待他的老兄弟,即那些军中将领。这些人在陈桥兵变时,能让他黄袍加身登基,那也就有能力让他黄袍退身。”
  
  “为防止陈桥兵变再俘上演,也为让宋的国祚能更长久,赵匡胤在酒宴之上威逼利诱诸将,让其等放弃兵权。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王贲不解道:“这些将领手握兵权,就这般听宋祖劝说,甘心放弃?”
  
  李念道:“肯定不会甘心,但他们不甘心又能如何?宋祖在军中的威望比他们更高,若他们自己不愿体面,那宋祖就会换另一种方式让他们体面。”
  
  听赵匡胤的放弃兵权,还有荣华富贵可享,可让赵匡胤换另一种方式,荣华富贵没了不说,他们连性命都难保。
  
  至于反抗赵匡胤,和赵匡胤作对,这些将领基本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深知赵匡胤的厉害。
  
  此事若换成赵光义做,大概是做不成,其军中威望不如其兄赵匡胤。
  
  赵光义在赵匡胤后登基即位,得感谢赵匡胤给他扫清了许多阻碍。
  
  “解除这些将领兵权后,赵匡胤将军权集中,又对宋军进行军制改革,禁军的统领之权被一分为三,对皇帝直接负责。”
  
  “设枢密院管天下兵事,枢密院有调兵权,却不直接统领军队,而实际统军作战的将领虽可统军,却又无调兵权。”
  
  始皇等人稍稍一想,便想通了这法子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可以减少武将造反的可能,可也容易造成发生战事,无法及时调兵应对,战机被延误等问题。
  
  而且如此做,需要的官吏也会增多,这么做相当于把将领本该有的兵权给分割了。
  
  就这,还不是每人取一部分各行其职,而是每人所取部分中还有交迭重合之处。
  
  这也是大怂的一大特色,喜欢把完整的权力分到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彼此的权力间还有重复。
  
  便导致对某些事,好像很多衙门都可以管,但似乎每个衙门又不能全管。
  
  这确实可形成各个衙门间的制约,但需要的官员会增多,且会出现权责不分明的情况。
  
  李念接着道:“为防范武人,还施行更戍法、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等政策。当然,任何一种政策,在其产生的当时往往都是有先进性的,优点显露胜过缺点,能发生其积极的作用。”
  
  “所以,赵匡胤在位时,他虽收回了老兄弟们的兵权,进行了军改,但宋军的战斗力依旧很强。如果赵匡胤未死,再多活五年十年,宋朝在其治理下,确有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灭辽,让华夏大地再归一统。”
  
  “宋的评价也会更高!”
  
  “然而,赵匡胤没能活到那天,其弟赵光义即位后,继续采用抑武重文之策,推行‘将从中御’,即要求前线将领必须听从朝廷指挥。”
  
  蒙恬忍不住道:“这如何可能?朝廷又不在战场,如何知晓战场情况?而战场情势瞬息万变,不让将领定夺,反而先禀告朝廷,等朝廷知晓后再下令,只怕战机已失!”
  
  “宋军若是如此,守城也许尚可,可与人在外相战,当败。”
  
  李念笑道:“赵宋也明白朝廷不可能立即知道战场的情况,再下达命令给宋军将士,所以他们采用另一种方法——阵图!”
  
  “即在作战前,先计划军队该以如何阵型展开,哪需要放置盾兵,哪需要放置弓弩手……都被提前安排好!”
  
  “赵光义还亲自创制了一名为‘平戎万全阵图’的阵型,从设计理念上,这阵图倒挺像回事,可问题在于战场万变,阵图无法依战况而变,那便有害。”
  
  提前设计好阵图,让将领士卒依照阵图作战,这是人能想出来的主意?
  
  这和某校长机枪要放在哪里都要微操如出一辙,但某校长时,人通讯至少比北宋时更先进。
  
  王翦、蒙恬等只敢长了见识,这位宋太宗着实是个“人才”。
  
  有这等想出用阵图让将士列阵作战的“豪杰”指挥,宋军将士也是有“福”了。
  
  太宗的恩情还不完啊!
  
  蒙恬道:“这赵光义定非知兵之辈,至少不擅于此道。宋军若为其指挥,有战败之祸!”
  
  既然不怎么知兵,指挥能力不行,这玩意儿就应该老老实实蹲在后方,将指挥权交给前线将领,在后方等着捷报就行。
  
  可对武人的防范又让赵光义难以做到这点,让前线将领自由掌兵作战,他睡觉都不会踏实,万一前线那些将领遇到他哥也来个“黄桥兵变”、“柴桥兵变”呢?
  
  他必须提防,即使不能亲自前往提防,也得派人代他提防。
  
  王贲也道:“此人最好待在朝中,静待捷报即可,其插手干预,只会坏事。”
  
  李念道:“但这是不可能的。赵光义虽有才干,但并不如其兄,赵匡胤在宋军将士中的威望,赵光义远远不及。”
  
  “因而,他需要树立他个人在军中的威望,且他也不敢不加防范便让将领统帅大军。再者,赵光义是兄终弟及而承继帝位,虽有‘金匮之盟’之说,但有人并不会信,认为他得位不正!”
  
  “赵光义必须得设法证明他帝位合法合理,他有功劳才干可以为帝。而亲自率军征辽便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彼时,自石敬瑭之后,燕云十六州为辽国所占,柴荣、赵匡胤皆未将之取回,华夏由此不得完整。”
  
  “他若能将燕云十六州取回,使华夏复归完整,赵光义的功业立刻便会超过其兄,就算他真是弑兄继位,在这等功劳下,也无人会不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