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始皇帝嬴政,悟空的纠结 (第1/2页)
嬴政一统天下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想要效仿上古人皇进行泰山封禅。
嬴政当着文武百官宣布此事之后,百官纷纷赞成。
商议完泰山封禅的一众事宜,蒙武突然说道:“大王,如今六国已灭,九州一统,唯我大秦,再称呼秦王,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了?”
殿中众大臣听完蒙武的话也是议论纷纷:“蒙老将军说的对,昔年七国鼎立时,大王是秦王,如今六国已灭,九州尽数是吾大秦的疆土,还称秦王,彰显不出大王的威严。”
“话是这么说,可不称秦王又能称什么呢?”
“吾也不知,只是感觉秦王确实不配大王的身份了。”
“那不如叫大秦王?”
众官员闻言不约而同的转头看向提出此建议的人,面上皆露出了鄙夷之色:
“大秦王这么难听的称呼,亏你能想得出来。”王翦忍不住吐槽道。
众人议论纷纷,惟独丞相李斯半晌一言不发。
嬴政见状饶有兴趣的问道:“孤见丞相一言不发,可是有何想法?”
李斯闻言这才缓缓走出拱了拱手道:“回大王的话,臣确实是有一些想法。”
“说说看。”
李斯闻言神色严肃的开口说道:“大王,十三岁继位,奋六世之余烈,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变法自强,结束了混乱的九州,让亿万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在臣看来,大王之功,可与上古人族的三皇五帝比肩,臣建议大王可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称皇帝!”
这一称呼之前无先例,大王乃是古今第一皇帝,可称始皇帝!”
“始皇帝!”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好霸气的名字啊。”
嬴政闻言也是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他最信任的丞相李斯,从未让他失望过:“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这就是政(朕)!自即日起,吾当为始皇帝!”
定下始皇帝的称谓之后,嬴政心情颇为愉悦,连带着一月后的泰山封禅也越发期待了。
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此时的嬴政已经来到了泰山山巅。
今日的他穿着黑水龙袍,龙袍上金纹描绘五爪金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他本人更是神色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泰山今日风光独好,晴空万里,阳光温暖,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李斯在嬴政的指示下,宣读了祭文,祭文洋洋洒洒上千字,将嬴政继位以来的功绩书写在上面。
而随着李斯诵读祭文,虚空之上发出了阵阵翁鸣声。
这声音凡人听不到,但所有地仙以上的修士都是有所感应,修为越高听的越真切。
这是九州一统,天地发出的道蕴轰鸣声!
本属于六国的气运,尽数汇聚到了秦国,秦国气运,猛然倍增,化作一只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
“吼!”金龙咆哮,穿云裂石,席卷整个洪荒天地。
同时,嬴政身上的气息,也发生了蜕变,尽数蜕变为人皇紫气,尊贵威严。
如今的洪荒天地由天,地,人三道共同执掌,人皇嬴政,位格等同圣人,且口含天宪,一言便能敕封山神土地,满天神佛。
嬴政也能模糊的感觉到一些变化,但因为人皇都不能修行,他的感觉并不清晰。
泰山封禅第二年,嬴政正式改元,不再称秦王政,改名为始皇帝元年,并昭告天下,他为始皇帝,往后大秦会有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传承至万世皇帝。
始皇帝元年,嬴政并未第一时间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治大国如烹小鲜,六国虽灭,但六国余孽还在,需一步一步来,如温水煮青蛙般,先灭六国余孽,再行改革之事。
随后嬴政正式颁布了诏令。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同时制定新的法律。
这几条圣旨一颁布,相当于断了六国的根基,文字都一统了,属于六国的历史,只会渐渐湮灭在岁月中。
始皇十年,天下归一,车同轨,书同文政策推进下,大秦,正在以一个无比恐怖的速度,消化完了六国。
至此,嬴政觉得是时候做一些更深入的改革了。
嬴政觉得诸子百家,应当服务于大秦,服务于他这个皇帝。
于是嬴政果断开始改革,在朝廷之中设立多个部门,其中最有代表的便是以墨家为主的格物部,以医家为主的医部,以农家为主的农学部,这三部的主事人位同九卿。
除此以外,朝廷之中的官员理政相关的儒家出生居多,司法相关的法家出生居多,军事则是由兵家出身,以及大秦由军功升上来的将军们居多。
时间飞逝,又是两年过去了。
农学院有农家底蕴,培育出了新的五谷粮种,耐寒耐旱,产量比旧粮种提高了五成。
新五谷粮种推广,使大秦境内百姓,能吃饱的人数大大增加,民以食为天,有了粮,自然便不愿造反。
除此之外,医部成立了名为医学院的机构,医者们将六国以及秦国的所有药方,疑难杂症,以及治疗的过程,写成一本书,命名为大秦医典。
大秦医典推广至大秦境内每一个县,医典一出,百病祛除,没有了伤痛折磨,百姓心向大秦的心,更强烈了。
同时医学院还开始面向广大百姓招生,凡是想学医的,皆可来医学院报名。
墨家的格物部则是为大秦研究出了各类木制机关道具,同时还免费教导大秦的孩子们识字,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识字班,面向整个大秦教导所有未曾及冠的孩子识字。
大秦在一片欣欣向荣中蓬勃发展着。
然而秦国发展的越好,六国余孽的日子就越难过,只能窝藏在阴暗角落,苟延残喘。
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死心的,正在暗中搞一些小动作,而这些小动作离不开诸子百家的帮助。
就拿法家来说,李斯是法家没错,他也确确实实的对嬴政忠心耿耿,一直在替嬴政分忧,可法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大秦的,不少法家成员是偏向于六国余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