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虎贲郎 > 第356章 物极必反

第356章 物极必反

  第356章 物极必反 (第1/2页)
  
  太原,贾诩外出巡视本郡各县,劝慰农桑畜牧之事。
  
  在榆次时,得到河北军情。
  
  更准确来说,是上党的军情,上党郡守薛洪主动弃郡而走,南下河内,前往陈留依附张杨。
  
  薛洪自知不是河北兵的敌手,也不想多造杀孽,就主动放弃。
  
  他走的轻松,委派到上党各县的官吏要么弃官逃亡,要么带着愿意追随的百姓向太原或河内迁徙。
  
  一些率领吏民撤回太原的县令长抵达榆次,不仅带来了上党失陷的消息,也带来了袁术称号,聚集大军三路进攻徐州的消息。
  
  贾诩闻言,感慨不已:“天下之乱,始于袁氏,亦盛于袁氏。”
  
  他严重怀疑,袁绍也已经开始走袁术的路。
  
  真让袁术攻陷徐州,割裂东南,那袁术抢先一步称帝,肯定不缺投效袁术的人。
  
  士人被压制的久了,不满汉室制度的大有人在。
  
  袁术屡败屡战,每次都能重整势力,原因就是袁术很得人心,这部分人心就是反汉室社稷、制度的世族之心。
  
  而当年袁绍从雒都出逃,不去别处,偏偏选中河北,自然是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衡量的。
  
  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河北已经成为反汉的大本营。
  
  张角兄弟就出自河北,黄巾军大本营也在河北。
  
  皇甫嵩平河北黄巾军时,信都县令阎忠除职,就劝皇甫嵩割据自立。
  
  皇甫嵩拒绝后,阎忠返回凉州家乡。韩遂、马腾等人作乱,拥立的首领王国因作战失利被处死,又要强行拥护阎忠为首领。
  
  阎忠看不上这些人,担任叛军首领后无所作为,病死了。
  
  作为凉州名士,阎忠可以说是年老、郁郁不得志而病死,也有可能是韩遂顾忌阎忠的影响力,隐诛了阎忠。
  
  贾诩之所以清楚阎忠的事情,因为他青年还未展露头角时,阎忠就很赏识他,为他传播名声。
  
  再后来冀州刺史王芬企图在灵帝返乡时发动兵变,不仅仅是王芬狂妄,更在于冀州人愿意跟着他干,有这个群体共识。
  
  所以袁绍选河北,就是看中了这里有反朝廷的群体共识。
  
  而关东、南方其他地方就没有这种共识;即便英杰之士认为天下将乱,早作准备的话,也只是结交豪杰,为动乱做准备。
  
  这样没有反朝廷的共识的地区,少部分反朝廷的人会被大众情绪淹没,不敢表态。
  
  面对朝廷、地方长吏的迫害,这些人很少有人能举兵反抗,或成功反抗。
  
  帝国终究是太大了,个人能指挥、率领的军队规模又是有限的。
  
  举兵反抗成功,也就割据数县,成为一个宗帅、豪帅、流民帅,很难上台面。
  
  除非有大量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割裂郡县。
  
  否则光是地方豪族,就能牵扯、耗费你宝贵的战略时间。
  
  此前河北人在韩馥麾下时,就反意坚决;而袁绍夺冀州时,河北人分流变成了三股。
  
  一股投靠了更嚣张的公孙瓒,一股投靠袁绍,还有一股怀念旧主韩馥,被袁绍摧残破坏。除了这三股之外,还有永远都存在的中立派。
  
  韩馥以及韩馥旧部固然被袁绍摧毁瓦解,可与支持袁绍的人也是沾亲带旧。
  
  所以反意坚决的河北人到了袁绍麾下后,反而表现的没有那么叛逆,有些中规中矩……这种贞洁烈妇一样的反应,在贾诩这个经验丰富的人面前,被理解为河北人以此要挟袁绍。
  
  沮授、田丰、审配这些人不是不反,而是不想被袁绍轻易利用、驱使。
  
  只有袁绍做出了足够的让步,让这些人满意,这些人才会丢出筹码,支持袁绍正式割据。
  
  毕竟这一步很是艰难,成了就是新朝元勋、显贵;若是败了,那搭进去的不仅是当世几代人的富贵,还把祖先积攒的清誉也给赔进去了。
  
  可现在袁绍、河北人已经没有更多待价而沽的时间和空间。
  
  袁术只是割据东南,拿下青徐二州后,那袁术就是割裂东国,自称一声东皇、东帝,也是合乎形势的。
  
  到了那个时候,袁绍与河北人就被动了,不管做什么选择,都只能得到二流结果。
  
  袁术的称号建制,又间接证明赵基肃清太原大姓的必要性、正义性与前瞻性;也证明吕布在南阳干的对。
  
  会让那些公卿无法继续指责赵基、吕布,吕布那边的凝聚力、行动力会进一步高涨。
  
  袁术在时间上压制袁绍,而赵基则与公孙瓒在空间上压制袁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