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邙山大战之皇舆 (第2/2页)
说罢,他不再多言,而是侧耳倾听,将视线放在了南峰的山脚,他有一种预感,对方大概已经距离自己很近了。
事实确实如此,正当他说话的时候,事先听从陆机命令,从邙山山脚侧面绕击的孟超所部,此时就位于邙山西南角,距离司马乂处已经不到两里。
从大战开始,孟超便存了一击毙命的心思,一心要等全军进入鏖战阶段,天子身边防御薄弱的时候,他才开始进行袭击。
行进时,他们害怕为南峰的禁军发现,所以刻意将麾下骑军的队列排得细了些。一众人依靠着陡峭的山壁而走,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虽说道路曲折,但他们一直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天子的皇舆所在。而皇舆之上,立有十二重五采华盖,高达两丈,在山顶显得极为显眼,这就像黑夜中的火炬一般,吸引着他们不断前进。
在经历了两个时辰的潜行以后,他们确实没有经历任何阻碍,成功地绕到了皇舆所在的西南角。孟超派人去打探皇舆周围的消息,侦骑很快回来说:“都督,皇舆身边当有万人,不过没有多少骑军。”
孟超闻言大喜,万余人,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数目,和自己麾下人数相当,但自己手下可都是骑军,那就是对方所不能比拟的了。他几乎已经能想到自己杀到皇舆之前,生擒司马乂的威风场景了,接着鼓励麾下道:“我手下都是河北的精锐铁骑,杀人如杀鸡!司马乂不过是靠刘羡的俗物罢了,大将军恨他良久,我等定要为大将军出这口恶气!”
他的副将张楷,是孟玖特意为他配的勇将,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此时拍着胸膛保证道:“必不负都督使命!”
于是一群人整顿队列,重新列阵,伴随着一声号响。就像被马蹄卷起的纷飞落叶,张楷领着上千骑飞快地冲锋向上,此处的山坡虽然有一些石子和阻碍,但总体而言,并不算陡峭,他们几乎没花多长时间,就穿过了阻挡视线的萧瑟林木,赫然出现在天子百官与司马乂眼前。
无论在何时何地,上万骑的冲锋都是骇人恐怖的,地面上铁骑踏地之声似要令山岳战栗,马蹄翻起的草皮和烂泥纷纷扬扬弹起,一股秋草的湿气紧随着沉闷的踏地声扑鼻而来。
那些拱卫天子的禁军将士们,见到侧后方突然出现了一支如此数目的骑军,立刻露出惊慌的神情。可出乎孟超等人预料的是,他们却并没有因此散乱了阵型,而是在军官的呼喝下,很快地举起了手中的长弓,对着猛扑过来的北军骑士放箭。
禁军的箭矢极多,但落在北军骑士中间,效果却是杯水车薪。北军虽然少马,导致骑士数量不够,但在陆机的建设下,着重加强了马铠和甲胄的质量,使得这些骑士们中不乏如松滋营那样的甲骑具装,纵使甲胄上插着十几支箭,依旧能够冲锋自若。
因此,这无关痛痒的反击不仅未能吓退北军,反而令骑士们哈哈大笑,自以为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当即握持长槊,挥舞着杀入对方的阵型。见此情形,最前列的禁军甲士似乎也动摇畏惧了,他们一触即溃,人人向上攀逃,第一道阵线很快就散漫了。
后方的孟超见此景象,心中狂喜,他高声呼喊道:“杀啊!夺了皇帝,人人封侯!”又引起一阵欢呼声。
一切都显得如此理所当然,此时的张楷所部前锋,距离皇舆所在的土丘,相距已不到一里,似乎只要再加一把劲,这场战事便结束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就好像潮水退去后自然显露的礁石,在前列的溃兵逃开不久,斜坡上突然展现出一排严密的甲士阵线。他们密集地站在一起,手中托举着上了弦的弩机,弩机上的破甲箭闪烁着锐利的锋芒,骑士们在看到此景的一瞬间,皮肤上的寒毛就悚然立起。
最前面的北军骑兵想要勒马躲避,可一切已经来得太晚,后面的骑兵仍在不停地涌来,他们看不见前面的情形,只顾向前进,甚至用槊杆击打前面的马匹。马挤撞在了一起,使得最前面的骑兵毫无回旋的余地,避无可避。
有人一声令下,禁军弩手们扣动扳手,上千支穿甲箭暴射而出,巨大的冲击力,仿佛冰雹般将前面的北军骑士打落。几乎一瞬之间,便有上百名甲骑仰倒在地,人和马尸体倒栽过来,顿时便将骑军的攻势给中断了。
这发展实在出乎孟超等人的预料,但天子就在眼前,他们怎会就这样放弃?于是一些勇敢的北军骑士,他们不顾眼前堆着同袍的尸体,也不顾身上的箭头,依靠着长久锻炼的骑术,猛地催动战马,向前腾空跃起厮杀。在张楷的带领下,他们不断策马跳跃着冲向前,起起落落,仿佛鱼儿突然跃出水面,再机灵地钻入水中似的。有极少数人能够跳跃到晋军阵中,引起一片哗然。
可惜,这点混乱并不足以动摇禁军的军阵,弩机的射击频率极慢,但现在有四千架弩机在各种方向对准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有破甲箭飙射过来,令他们草草死去,空怀着一腔壮志,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孟超在后面,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骑兵被弩机的埋伏射倒,才发现自己完全钻进了一个圈套。这咫尺之遥,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接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只能茫然地看着部下们一个个送死,而没有下一步的命令。
等到张楷勉力杀入禁军阵中,也被弩箭射成了刺猬后,孟超所部再也无法支撑。在没有主将命令的情况下,纷纷拨马回撤。可为时已晚,不过几刻钟时间,他们就在皇舆前丢下了上千具骑士尸体,来时有多踌躇满志,去时就有多狼狈不堪,到了眼下,连最基本的阵型都无法维持了。人们相互裹挟,慌不择路地往山下逃去,一度出现了同袍之间挤攘在山路上,互不相让的窘境。
而反观司马乂,他见敌军溃不成兵,心中大喜:这是乘胜追击的良机,他当然不会放过。于是令陈眕率部前去收俘这些溃兵,尽可能扩大战果。
但一切发生得太快,在下达这个命令后,战场上出现了两个出乎他意料的变数:
一是在没有得到他命令的情况下,司马越所部将士,竟私自随陈眕所部下山,一同去包抄追逐溃兵;
二是在本阵的西北面方向,渐渐升腾起一股烟尘,这并不是步卒所能生成的烟尘,根据脚下大地颤抖的频率,似乎又是一支骑军。而他们所指的方向坚定不移,依旧是皇舆所在。
来者正是陆机自平州请来的鲜卑突骑乔智明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