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八章 风波如潮

第四十八章 风波如潮

  第四十八章 风波如潮 (第1/2页)
  
  转眼来到太安元年的两月,随着司马乂正式掌权,新朝堂的朝政开始走向正轨。
  
  在颁布一系列的新诏令,尤其是重新将齐王司马冏厚葬之后,南中国诸州大体表现出了服从朝廷诏令的态度,并没有出现预想中那样激烈的反抗情况。
  
  尤其是被司马冏分封的三王,也就是新野王司马歆、范阳王司马虓、东平王司马楙,在收到司马乂诛杀司马冏的消息以后,都保持了惊人的沉默。他们等待着朝局进一步的发展,而在听闻司马乂推政于司马颖后,便纷纷向司马颖上书送礼,以示亲近。
  
  很显然,在失去了司马冏作为首领后,南国三王尚不能互信互助,掌控底下的州郡也需要时间,自然也不敢与有司马颖支持的新朝廷发生对抗,大体还是采取了尊王从命的策略。
  
  这使得实际上已四分五裂的国家,名义上还保留着和平和统一。
  
  不过暗地里,所有人都明白,这种和平不过是一种脆弱的假象。接连内乱下,这种和平不堪一击。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势力,想方设法地壮大自己。就看谁会第一个坐不住,主动跳出来,做这个破坏和平的罪人。
  
  在这种情况下,最占据优势的一方,自然是司马颖。他虽身在邺城,却实为辅政,能借助处理朝政的名义遥控全局,同时又实力最强,这使得他能有恃无恐地扩张自己的势力。
  
  于是在二月下旬,他迫不及待地自邺城传来信件,提出改易征南军司的建议,顿时在洛阳引起轩然大波。
  
  起因是益州来的好消息。
  
  去年益州李特起事时,司马乂曾向司马冏建议,调动部份征南军司的军队,入蜀助罗尚平叛,司马冏同意了这个请求。
  
  只不过由于征南军司初建,训练军队和筹备物资都需要时间。所以司马歆在永宁元年的五月就接受到了诏令,却花了整整一年多时间后,直到太安元年的十月,司马歆方才派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出兵。
  
  两人麾下共有三万水军,他们离开襄阳,沿汉水南下大江,在江陵稍作休整,补充物资,而后逆流而上,经白帝城进入益州。宗岱在抵达江州后,先派使者与罗尚联系。罗尚得知援军到来,可谓大喜,他和麾下商议策略,认为荆州军不必到成都汇合,而应该经垫江北上,进攻德阳,以此吸引走李特的注意。
  
  宗岱得知后,依计行事,他领军佯攻德阳,自称有十万大军,令李特大为紧张。李特便分派李荡、李璜、任臧,率军两万人前去抵御宗岱、孙阜,使得成都周遭的兵力大为削弱。罗尚又派从事任明,令他假降李特,以回家探亲为名,到处宣扬援军抵达的消息,各坞堡恐慌,纷纷暗地里向任明投诚,约定于二月十日同击李特。
  
  此时的李特还沉浸在任明投降的喜悦里,认为罗尚难以支撑,胜利就在眼前。结果二月癸卯这一天,罗尚突然派兵袭击李特,各坞堡云集响应,前后夹击,打了李特一个措手不及。李特此时兵少,连战两日后,难以力敌,只得放弃成都,率军撤退。
  
  退至新繁时,李特已杀红了眼,他心有不甘,见罗尚大军返回,便试图尾随反击,转败为胜。双方又是大战,结果转战三十余里后,罗尚集结优势兵力,彻底包围了李特,李特遭遇惨败,罗尚一战斩杀李特、李辅兄弟,同时被杀的还有其大将李远。
  
  这是自益州流民作乱以来,朝廷取得的空前大胜。李特之弟李流与其子李雄率残部突围,逃回绵竹、赤祖,德阳的李荡也不敢再抵御荆州军,率众与李流汇合,叛军声势大为减小。
  
  罗尚获胜以后,立刻派使者传信报捷。信使怀报捷之兴,昼夜浮舟,仅三日便自成都抵达江陵,而后又快马加鞭,日行六百里,竟然在短短三日就抵达洛阳。
  
  司马乂得知消息后,高兴得不能自已,他拿着捷报,手舞足蹈地来到中书省,对众人宣读此事,并感慨说:“李特为乱两载,祸及六郡,共害死七位太守,真可谓巨枭大贼!罗尚能除李特,亦不失名将之名啊!”
  
  他当即为罗尚请功,表示要为罗尚进爵封侯。按照惯例,司马乂先将此事告知邺城的征北军司,等待司马颖的批准。不料等五日之后,司马颖传书至洛阳,商议的竟不是罗尚的封赏,而是改易征南军司一事。
  
  司马颖在信中表示,益州遭此大乱,民心未定,即使李特身死,想要彻底平定巴蜀,恐怕也需要时间。反观荆州,这些年连年丰收,境内清平,并没有什么设立军司的必要。因此,他建议将征南军司改易到益州,让新野王司马歆领麾下入蜀,一来平定战乱,二来也好专门负责治理巴蜀。
  
  可此信传到洛阳,司马乂翻阅以后,不禁与幕僚们面面相觑。
  
  祖逖性子直,直接点破道:“成都王这是看上了荆州,想要将江汉囊为己有哩!”
  
  荆州乃是大州,富庶不下于冀州,共有二十二郡,一百六十九县,六十余万户,近四百万人口。近年来巴蜀生乱,又颇有人口流入荆州,在当地频频开垦荒田,使得其更为富裕。司马冏就是虑及于此,才在荆州重建征南军司。
  
  而司马颖想要将征南军司改易到益州,很显然,就是为了两个政治目的:一个为了是削弱新野王司马歆,同时又不至于令他过于不满,另一个则是为了把荆州的政治势力清空,好把自己的人手安插进去。
  
  一旦成功,司马颖便将同时坐拥河北与江汉,其势力之强盛,天下将无人可及。
  
  司马乂对司马颖此举并不满意,他对刘羡等人道:
  
  “十六弟未免有些太急不可耐了。罗尚虽然获胜,但贼寇仍有数万人,想要收获全功,恐怕还要一段时日。他这时便要催新野王入蜀,新野王由奢入检,难免不会搜刮过甚,给国家留下一副烂摊子。”
  
  因此,他便给司马颖回信,建议先暂缓此事。
  
  可司马颖并不接受,反而再度传信回来,言辞空前激烈,斥责司马乂不顾大局,而且有违背事先约定之嫌。司马乂无奈,他虽心中不满,但为了维护关系,也只能发表诏书,向司马歆下令,命他率征南军司集体入蜀。
  
  由于诏书于三月壬午下达,此诏书也被之称为《壬午诏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