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84章:顺帝

第584章:顺帝

  第584章:顺帝 (第1/2页)
  
  汉安二年三月,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皇帝的心心念念的儿子终于出生了。
  
  婴儿的声音比他先前出生,却在百天前便夭折的兄弟要洪亮一些,头发也茂密一些。
  
  皇帝抚摸着他柔软的手脚,心里有喜有悲。
  
  他担心这个孩子,是否还会夭折。
  
  “一定会长寿安康的。”梁妠在旁边羡慕的看着婴儿,心情也因为他的降世而酸涩难言。
  
  不过,
  
  世家出身的女子,从小便会被长辈教导子嗣传承的重要。
  
  她不至于像阎氏、窦氏那样,对无辜的婴儿,还有他的母亲生出嫉恨来。
  
  但终究忍不住会难受。
  
  皇帝注意到了她的情绪,纠结了一番后,让虞贵人好好抚养新出生的皇子,随后陪在了梁妠身边。
  
  “这样没关系吗?”
  
  梁妠轻轻的说道。
  
  皇帝摆手说,“……等过了百天再说吧。”
  
  只有熬过了百天,才能熬到周岁。
  
  皇帝才敢对新出生的孩子表达自己的疼爱。
  
  不然的话,
  
  某些东西既然很快会逝去,
  
  他又何必挣扎呢?
  
  皇帝的感情本就比常人稀缺,分予身边亲近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了,实在没必要再去胡乱消耗。
  
  于是梁妠微笑起来,跟皇帝一同欣赏起了美好的春日。
  
  转眼百天过去,
  
  春天的柔和淡去,高高的烈阳挂起。
  
  夏天到了。
  
  小皇子有幸活过了他兄长们的极限,成为了皇帝第一个百天的子嗣。
  
  皇帝激动的不成样子,当即放话,等其周岁之后,要册立这幼小的孩子做太子,并为之正式取名,叫做刘炳。
  
  群臣也为之高兴。
  
  其中相信谶纬的一些人便在私底下说:
  
  “改元之后,大汉的国势当真兴盛了起来。”
  
  “但愿先前的灾祸,不要再有了。”
  
  只有大将军梁冀有些不高兴,在家中发出了几声抱怨。
  
  他的弟弟梁不疑劝道,“国有储君,这是极为欢喜的事,兄长何必如此?”
  
  梁冀是个粗暴的人,跟自己文质彬彬的兄弟向来合不来。
  
  想起父亲去世之前,还特意叫了其他兄弟过去说话,独留自己在屋外,便更是气恼。
  
  他当即瞪着眼睛道,“如何,你要告发我?”
  
  “哼!”
  
  “我梁氏当年因为在家中庆祝皇子的出生,便被流放到了岭南。”
  
  “现在难道还要因为在家中抱怨皇子的出生,再度遭到流放吗?”
  
  梁不疑见他这样,只能不再言语。
  
  等小皇子刘炳满了周岁,
  
  皇帝履行了承诺,当即为之举行了册立太子的仪式。
  
  四方的属国、蛮夷使者,都过来恭贺天子“得偿所愿”。
  
  其中辽东慕容称赞的最为真挚,让皇帝高兴不已,又下令恩赐慕容部不少金银铁器,在边境的榷场上,给予更多优待。
  
  这让慕容部那已经老迈起来的首领,也跟着开怀大笑。
  
  “这个太子生的好啊!”
  
  “我慕容氏也沾了他的福气,得以更加壮大了呢!”
  
  他的儿子们也跟着笑起来,随后又询问父亲,“既然部族日益壮大,何时能够建国称王呢?”
  
  辽东,
  
  是一片极为广大的土地。
  
  当年燕国还在的时候,在这里跑马圈地,占有了偌大疆域。
  
  可实际上,内里生活的蛮夷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
  
  总体言之,
  
  燕国治下的辽东,
  
  犹如三代之时,处于夏夷混居的状态。
  
  带着辽东的貊人梦回周朝了属于是。
  
  等到燕国覆灭,
  
  为了迅速巩固汉朝在这里的统治,削弱燕国的残余影响,
  
  除了在适合农耕,往来便利的地方设立了占地广阔的辽阳郡外,汉家天子还允许辽东诸族自行发展。
  
  于是高句丽等蛮夷之国,又重新建立起来。
  
  迁移到这里的慕容部将他们的情况看在眼里,心里自然颇为酸涩嫉妒。
  
  论说血脉,
  
  放牧的族人且不提,反正现在的这位头人,的确是诸夏之后。
  
  论说文化,
  
  他们经受多年教导,比起辽东与诸夏接触颇多的高句丽,也差不到哪去。
  
  怎么九貊的后裔可以建国称王,
  
  他们慕容部却不行呢?
  
  好在首领头脑清醒,并没有贪图一时虚名,而将部族置于尴尬的处境。
  
  他只是对那些刚刚迁移到辽东,觉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从而心思浮动起来的族人说:
  
  “要多多的耕耘,多多的积攒粮食,多多的生聚人口。”
  
  “人口不足,哪里能建立国家呢?”
  
  “而且我慕容部受到天子认可,也算入了诸夏的支脉,可不能像高句丽那样,活得粗糙!”
  
  高句丽建国归建国,
  
  但其国中制度、礼法,乃至于文思,都留着浓浓的旧日影子。
  
  不然的话,
  
  原本生活在齐鲁,被诸夏一路追击到辽东的九貊之后,可比东胡还要“正统”一点。
  
  所以,
  
  那个属于慕容氏的国家,需要用心去建立。
  
  若搭了个跟高句丽国一般的“四不像”出来,
  
  首领自己无颜见祖宗,也要给后人留下祸患。
  
  如此,
  
  便拖到了今日。
  
  但面对着儿子的催促,首领沉吟一阵,还是选择了推迟。
  
  “当今天子并非昏庸无能之人。”
  
  “他之所以放任我慕容氏在辽东发展壮大,其一在于,我部族本是外来,在此处根基浅薄,一时难以成大气候。”
  
  “其二,则是引我族人,来与高句丽等蛮夷争斗,以免让之兴盛起来。”
  
  “其三,才是认可我族的恭顺忠诚,给予厚爱。”
  
  帝王的感情,哪怕有真心的存在,难免夹杂着其他心思。
  
  好在慕容氏也不在意这个。
  
  国族之间的往来,偶尔会引用男女的关系来比喻,可不代表前者真的是“人”了。
  
  用常人之心,
  
  去揣摩一国的行动,
  
  这可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
  
  慕容氏只需要审时度势,为自己谋划好处就行了。
  
  “再等几年!”
  
  等到慕容氏的人口更加众多,根基更加稳固,
  
  他们的国家,才能建立的更加强大繁盛!
  
  而且首领也喜欢读史书,十分关心洛阳的今汉帝王们。
  
  他知道,
  
  当今天子的父亲、祖父,乃至于曾祖,都不是长寿的人。
  
  合而均之,
  
  三代帝王的寿数,也只有三十而已。
  
  而马上,
  
  当今天子就要三十岁了。
  
  他可以像自己疼爱的太子那样,突破前人的壁障,迎来更加悠长的寿数吗?
  
  若是不能……
  
  那慕容氏后面再有动作,那可方便太多了!
  
  远在洛阳的皇帝,并不知道慕容氏对未来的规划。
  
  他只满心想着汉室的未来。
  
  “你要快快的长,以后做这大汉天子!”
  
  “将四方不臣之国尽数扫灭!”
  
  怀抱着日益长大的太子,皇帝不断对他说着自己的期望。
  
  满岁的刘炳没有继承父亲和祖辈的聪慧,
  
  他甚至还有些走不利索,在地上爬动的时间也无法长久,
  
  更别说听懂父亲的话语了。
  
  跟同龄的孩子对比,
  
  他显然是弱小一些的。
  
  不过医者早已为之诊断过,碍于父辈精气不够,从而导致的先天不足,日后精心养着,倒也能够活到成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