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西游记之三顾茅庐(求月票) (第1/2页)
“太危险了,会出人命的。”魏明抱着霖姐道。
“这阵子我总是看到苏苏和小凤凰,回家了还有我外甥女围着我打转,喜欢小孩喜欢的不得了,”朱霖也知道自己理亏,她道,“等到了魔都我就跟小雪请罪,如果,我是说如果真的有了,我也不缠着你。”
“咋的,你还想当单亲妈妈啊。”
说起这个,哪怕一向要强的朱霖也忍不住酸了鼻头,红了眼眶。
魏明赶紧抱着哄:“放心吧,不会让你当单亲妈妈的。”
朱霖刚要感动,魏明又道:“让雪姐跟你一块带孩子,两个妈妈就不算单亲妈妈了吧。”
“你,小混蛋~”女王陛下的小拳拳疯狂打在魏明身上。
舒服!
第二天朱霖带着那些照片,收拾好东西,没让魏明送,一个人就走了。
结果在胡同口又碰见了去上班的李成儒,这次避无可避。
朱霖自然道:“过来看个朋友,忙着呢小李。”
“啊,去央视上班,最近忙啥呢。”李成儒的眼神往魏明家的方向飘。
“刚拍完一部电影,接下来还要去魔都拍一部戏。”
李成儒羡慕不已:“你这一个接一个的拍,忙的都停不下来了。”
“这两部戏拍完就先停一停,还是得学习,”朱霖道,“我还要赶车去魔都,先走啦。”
“诶,回见。”
李成儒看着朱霖走远,这才骑着自行车去了央视。
到了单位先是听到了一大堆八卦。
其中就包括《大侠霍元甲》,上个月广东台从丽的引进了这部电视剧,比原时空早了两年。
因为魏明和慈善演唱会的缘故,《万里长城永不倒》早早在大陆走红,广东好些地方都已经偷摸看了这部戏,广东台正式引进后,在当地的收视率几乎达到了90%以上,其他本土电视剧都被比了下去。
央视看效果这么好,质量也高,而且这部剧主题很正,已经决定进行普通话配音,明年在央视台播出。
李成儒刚要继续听下来,有人进来宣布组长级别开会,那位散播小道消息的前辈立即拿着笔和本子去开会了,这种级别的会还轮不到李成儒。
这次的会议是由洪民生副台长组织的文艺部例会。
洪副台长首先提了已经在台里传开的《大侠霍元甲》问题。
“确实,这部剧已经确定引进了,还需要重新配音,名字也要改,我们不讲什么侠不侠的,就叫《霍元甲》,这部剧明年一播,大家应该可以想象观众们对电视连续剧的需求会有多么旺盛,对电视剧的质量要求会有多高,同志们,我们必须奋起直追了。”
今年中国电视剧领域最大的成绩就是王扶林执导的大陆首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了,但哪怕没看过《大侠霍元甲》的都知道这里面的差距。
而且《敌营十八年》之后也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连续剧,国内电视节目依然是比较匮乏的。
“因此,台里决定把四大名著里面的《红楼梦》和《西游记》拍成电视剧。”
洪副台长宣布了这个消息后,台下众人都激动地讨论起来,四大名著啊,这显然不是八集九集能搞定的,这得是多大的项目啊!
洪副台长又道:“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导演人选,《红楼梦》台里决定让王扶林同志来拍,王导,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十岁的王扶林站起来:“我坚决拥护台里的决定,一定把《红楼梦》拍好!”
说是这么说,但《红楼梦》真的不好拍,原著太多情情爱爱的东西,很多封建糟粕不宜拿到电视上播出,肯定不能原封不动地拍,而涉及到改编,全国那么多红学家,观点不一,到时候难免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
不过王扶林庆幸不是让自己拍《西游记》,西游记都是些上天入地的神神鬼鬼,在他看来更难拍。
坐在王扶林对面的杨洁轻轻一叹,《红楼梦》啊,她自幼就熟读红楼,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也不知道王导需不需要副手,自己倒是不介意给年轻人打下手。
“至于《西游记》,”接着洪副台沉吟片刻道,“杨洁同志,要是让你来拍《西游记》,你敢不敢接。”
这句话就像是在杨洁头顶响起一个惊雷,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本能地脱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好!台里决定,《西游记》就交给你了!”
这个任命在会上引起的轰动和热议比王扶林的《红楼梦》大多了。
虽然王扶林更年轻一些,但电视剧领域的成绩摆在这里,已经是国内最能拿得出手的电视剧导演了,所以他接手《红楼梦》是坦然自若,顺理成章。
而杨洁之前是专门拍戏曲的导演,主要是给伟人拍湘剧,去年才真正拍了一部电视剧《崂山道士》,竟然把这么重大的题材交给她,她意外,激动,过后则是忐忑和压力。
洪副台长把这个任命交给她也是顶着很大压力的,不过他觉得杨洁拍的《崂山道士》很不错,《西游记》跟出自《聊斋》的《崂山道士》也算是一个类型了。
散会之后,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央视台传开了,两大名著两个大项目,如果能有幸参与其中,将来也算是很好的一个资历了。
李成儒知道后小脑袋瓜立即转了起来,然后他走向王扶林导演的办公室,他觉得自己唇红齿白,又是富贵出身,挺适合演贾宝玉的。
然后就看到王导的办公室都被堵死了,都是人,根本进不去。
好家伙,大家都想进大观园,身边一群妹妹围着是吧。
李成儒叹了口气,然后转而去烧杨洁导演的冷灶,其实演唐僧自己也能接受,剃光头还凉快呢。
这会儿杨洁正在跟她丈夫,台里的摄影师王重秋讲这件事。
她当导演,丈夫肯定是摄影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编剧工作了,她暂时还没人选。
等编剧工作完成了才是选角这些事。
不过现在就有一个冒出来自荐当演员的人,李成儒,参加过电影学院的一个表演培训班,跟那位大名鼎鼎的北朱霖同班,如今在央视台文艺组当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那种。
“小李你来得正好,演什么先放在一边,我要组建剧组,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愿意加入我的团队吗。”
李成儒想着前期准备自己忙前忙后,导演还能不让自己演唐僧啊,于是爽快同意。
“那好,咱们现在有三个人了!”杨洁颇为振奋,“接下来就是确定编剧了。”
李成儒道:“杨导,我觉得有个人很合适。”
“谁啊?”
“魏明!”
“魏明?就那个魏明?”
“对!”
杨洁摇摇头:“人家著名大作家,咋可能给咱们写剧本。”
“他又不是没写过。”
“电影剧本跟电视剧剧本能一样吗,”杨洁道,“而且听说人家是赚外汇的,几十百几百万的赚,估计不愿意接吧。”
而且杨洁不想跟太大牌的人合作,这么一个全球闻名的作家当编剧,到时候是听他的还是听我的?
杨洁主意很正,当即联系了跟自己有过合作的邹忆青。
既然是拍这种神魔题材的故事,特效化妆也很重要,孙悟空要有个猴样儿,猪八戒也要有个猪的样子。
杨洁想到了北影厂的著名化妆大师王希钟,于是又带着小李去北影厂。
到了北影厂,还没找到王希钟,倒是碰见了著名导演凌子风。
他跟杨洁也认识,笑问她来干什么,结果说起来两人一惊,撞车了!
拍完《骆驼祥子》的凌子风接下来就准备拍电影版《西游记》。
凌子风导演微微一笑:“你找哪儿的化妆师?这些人物造型可不简单。”
杨洁反问:“你呢?你找谁?”
凌子风自豪道:“我们找的美国造型师,他们技术是世界一流。”
听到这话,杨洁稍微放心了一些,起码不用跟自己争王希钟了。
后来凌子风还说厂子要为他购买水下摄影机,拍龙宫的水下戏用,听的杨洁一愣一愣的,现在她还不知道台里能给自己多少钱呢。
估计不会给太多,台里经费太紧张了,这跟人家电影版比起来实在差的太多,有电影版比着,杨洁压力更大了。
在见过王希钟,并跟他达成合作共识后,杨洁对小跟班李成儒道:“你说你认识魏明是吧?”
“太认识了,我们是邻居,他的那个院子还是我帮着张罗的呢!”
杨洁道:“那你带我过去拜访一下吧,编剧其实可以多找几个的。”
“好嘞!”
随即两人骑着自行车去了北池子,然而四合院的大门紧锁,倒是能看到墙上趴着一只黑白花的胖猫,院内还有狗叫声。
“家里没人,”李成儒道,“魏老师其实在别处还有家,要不……”
“算了,时候不早了,先回吧,”杨洁摆摆手,又看了一眼那膘肥体壮的猫,“黑猫警长是吧。”
她也有女儿,别看她五十多了,但丈夫才三十多,女儿也才11岁,正是魏什么的忠实读者,《黑猫警长》和《葫芦兄弟》每期不落。
魏明没想到《西游记》剧组这就找上自己了,他刚刚投了几篇稿子出去,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各大刊物和报纸都有,都是些游记小散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