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00章 杨玉环

第900章 杨玉环

  第900章 杨玉环 (第1/2页)
  
  泰山封禅归来的第三年,长安城的牡丹开得泼泼洒洒,朱雀大街两侧的花树几乎要将路心遮蔽。
  
  大明宫的沉香亭畔,鎏金酒盏里的琥珀色酒液晃出细碎的光,李隆基捏着盏沿,望着满亭秾艳忽然叹了口气:“这花是开得盛,却没个能压得住的人。”
  
  高力士垂在身侧的手轻轻一颤,随即躬身笑道:“陛下忘了?前日曲江池畔,寿王妃杨氏观花时,那风姿……连枝头最艳的姚黄见了,都像是褪了色。”
  
  这话如同一粒火星,落在李隆基心头。
  
  他放下酒盏,指尖在案上轻叩:“哦?李瑁的王妃?”
  
  此时的寿王府,杨玉环正对着铜镜发呆。
  
  案上的银梳斜斜躺着,齿间还缠着几根青丝,那是清晨李瑁为她梳头时不慎扯落的。
  
  她望着镜中自己的脸,眉梢眼角尚带着少女的青涩,只是那双眼睛里总蒙着层薄雾——自三日前宫中传来“为窦太后祈福”的旨意,她便夜夜梦见父亲杨玄琰临终前的模样。
  
  十岁那年,父亲在蜀州任上病逝,灵柩顺锦江而下时,她也是这样攥着船舷,看两岸青山倒退成模糊的影。
  
  叔父杨玄珪曾摸着她的头说:“玉环是弘农杨氏的女儿,总要守着规矩活下去。”
  
  十五岁嫁入寿王府那日,李瑁掀起她盖头时眼里的光,她原以为能看一辈子。
  
  “娘子,宫里的车到了。”侍女的声音带着哭腔。
  
  杨玉环猛地站起,裙裾扫落案上的玉簪,簪头的珍珠滚落在地,发出细碎的响。她弯腰去捡,指尖触到冰凉的地砖,忽然想起昨夜李瑁攥着她的手说:“等风头过了,我一定去接你。”
  
  那时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掌心里全是汗。
  
  太真观的青灰色山门在身后关上时,杨玉环攥紧了袖中那方绣帕。
  
  帕角绣着对依偎的鸳鸯,是李瑁亲手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密得几乎要将丝线勒断。
  
  观里的老道姑捧着道德经来教她,她望着经卷上“清静无为”四个字,忽然听见墙外传来乐声——那是寿王府的方向,李瑁最爱的《梅花落》。
  
  她捂住耳朵蹲下身,道袍的素色料子蹭着青砖,像要把这身清白都磨掉。
  
  入观未满三月,一辆掩着黑帘的马车便停在了观外。
  
  高力士亲自扶她上车,指尖触到她手腕时,她像被烫到般缩回手。
  
  车壁上的描金牡丹硌着后背,她掀起帘角一角,看见寿王府的门楼上飘着白幡,心猛地一沉——后来才知道,那是李瑁为“病逝”的王妃设的灵堂,一场自欺欺人的戏,连悲伤都要演给天下人看。
  
  初见李隆基,是在太液池边的水榭。他穿着明黄常服,鬓边的珍珠冠冕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被宫人按着跪下时,膝盖撞在坚硬的玉石地面,疼得眼前发黑。
  
  “抬起头来。”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山崩于前的压迫感。
  
  她咬着唇抬头,看见他眼中的惊艳,那目光让她浑身发冷。
  
  “听说你擅弹琵琶?”
  
  李隆基指着案上的紫檀琵琶。
  
  她指尖发颤地调弦,弦轴转动的声响在寂静的水榭里格外刺耳。一曲《霓裳羽衣》弹到一半,琴弦忽然断了,银色的丝弦弹起,在她手背上划出血痕。
  
  她慌忙去捂,却被他攥住手腕,指腹摩挲着那道血痕,语气带着奇异的温柔:“伤着了?朕命人取最好的金疮药来。”
  
  她猛地抽回手,道袍的袖子在他明黄的衣袍上扫过,留下道浅灰的印子。
  
  “贫道……不敢劳动陛下。”
  
  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眼眶却死死憋着泪——母亲曾教她,弘农杨氏的女儿,纵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哭给人看。
  
  可帝王的意志,从来由不得人抗拒。
  
  三日后,她被接入大明宫的消息传遍长安,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
  
  早朝的紫宸殿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御史大夫韦陟捧着笏板,花白的胡子抖得厉害:“陛下!杨氏乃寿王正妃,于礼于法,皆不可入宫!臣请陛下收回成命,以全皇家体面!”
  
  他身后的三十余名御史齐齐跪倒,甲胄撞在金砖地上,发出震耳的响。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手指敲着扶手:“韦卿是老糊涂了?杨氏已入道观,与寿王再无瓜葛,何来不合礼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