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水猿豁达,紫微当降 (第1/2页)
岁月逡巡,枫丹露白,看了些暮云含宿雨,寒鸦栖瘦枝。
话表水猿大圣得了姓,又得了法号,于静室安寝,往后时日,于府中习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又常常与众师兄,孙悟空等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更是日日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如此光阴有数载而去,期间真人未有教导水猿大圣。而水猿大圣亦未有半点急躁,在府中忙活着。
此数载间,有不少府外之人行入山中,前来寻仙问道,一时之间,府中竟是热闹起来,大有往年之景。
然新入门的弟子,性子却都不怎地,急躁乃常态也。
一日,王重阳静室之中,王重阳,水猿大圣与红孩儿,左良等人正是聚在一起,谈说经文。
水猿大圣在这些时日里,与王重阳三人已是熟络,王重阳等人闻听水猿大圣曾作恶,后悔改,救护苍生四百馀载,皆很是佩服。
此理正如猪八戒那般,是以‘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此乃是个‘由恶入善难,由善入恶易’。
可偏偏水猿大圣便是做到了,虽其中有真人点化,但真人离去之后,水猿大圣但可我行我素,再是作恶,其却是选择从善,并且守诺,救护苍生,治理水患,此如何能不教他等感到敬佩。
一众正是谈说,他等谈说经文许久。
红孩儿忽是问道:“三位师兄,师弟。你等觉近来入府,来拜师之人,如何?依我所观,近来拜师之人许多,加上先前那些人,府中有十数人矣。”
左良说道:“若是论这些师弟,心降师弟最是知得,他日日在府中忙活,那些师弟亦然。心降师弟当是知得这些师弟。”
三人皆是望向水猿大圣,静候其言。
水猿大圣沉吟少许,说道:“若是依我所观,那些个师弟,皆非是真修行的,反倒多似那过路客。”
王重阳问道:“师弟此言何意?莫非十数人,皆是过路客,无一真修行的不成。”
水猿大圣点头说道:“无一真修行的。不瞒诸位师兄,但我日日在府中做些粗活,他等多是与我同行,其中多是心浮气躁的,来寻仙问道者,怎会甘愿去做这等粗活,故其非是真修行,其他人倒也还好,有几个是心中安宁,愿做粗活的。”
王重阳问道:“既是有几个心中安宁的,为何师弟会言说,尽是过路客?”
水猿大圣说道:“诸位师兄可曾听闻‘士气’之说?”
王重阳等人面面相觑,说道:“师弟,可将你要说的,与我等道来,不必隐瞒。”
水猿大圣笑道:“士气者,军之魂魄也。其本在情,其变在调,犹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其中便有言,士气之本质,乃在于情。此非军之有,乃众生皆有。有此情者,是以众人喜则不喜者亦喜,众人悲则不悲者亦悲。今府中便是如此,虽有许多师弟,但有那数人,心浮气躁,欲要学个门道,好下山卖弄,若果真有人得了门道,他人见之,如何能安宁?多是效应那等,故皆为过路客。”
王重阳等三人闻听,细细品味一番,皆是点头,认同水猿大圣所说。
王重阳说道:“师弟所言,甚是有理。今闻听你言,我方知你为何言说那等师弟皆是过路客。”
红孩儿与左良二人亦是觉之有理。
左良说道:“我曾与真见师叔谈说过此间。真见师叔言说,昔年祖师开府,那时所收的弟子,可不止十数人,多时府中有几十人,乃至于近百人。祖师十二字辈合起来,不止收徒多少。然最后所留者,只得三人,一乃是我等师父,二乃是真见师叔,三乃是悟空师叔。其馀者,皆无有所得,终是过路客。”
水猿大圣说道:“师父今有十四字辈,不知有多少人可留。”
红孩儿说道:“恐除我等外,无有一二人可留。”
左良笑道:“这等之说,来日便可知得,不必过多揣测。说来,近日我便是要与师父请辞,离去山中,你等可要前来与我送行,莫要教我孤零零离去。”
三人闻听,皆有心惊,不约而同问道:“为何这般快便离去,若在山中清修,岂不妙哉?”
左良自知三人好意,他笑着摇头,说道:“我道不在府中,而在人间,为我道而行,故我当是前往人间。”
三人得知,自是不好再劝左良。
王重阳起身一拜,说道:“若论修行修心,师弟乃我等之最。今师弟欲要前往寻个门道,我等自是不可阻之。”
红孩儿与水猿大圣亦是起身拜礼,皆是敬服于左良。
正如王重阳所言,他等之中,若论个修心,左良乃他等之最,其以年迈之躯,步入修行,所见所闻,自是不同,今走出自己的道,更是不同凡响。
左良回礼拜于三人,笑道:“既如此,我等可是要说好,待我离府之人,诸位可要来相送于我。”
三人皆是应声。
红孩儿又是问道:“心降师弟。说来,你在府中忙活许久,师父不曾传与门道与你,你不曾着急不成?”
水猿大圣摇头说道:“有何着急之处?但我按照师父吩咐,在府中忙活便是,若是师父要教导我时,自会教导我,不必焦急,既是师父不曾言说,我便完成自己的事情便是。师父乃是无上真人,总不可能忘记此中之事。”
红孩儿三人为水猿大圣心性‘豁达’而惊讶。
四人谈说一阵,便是各自离去,前往修行。
……
却说祖师静室之中。
真人正在其中,与祖师谈说。
祖师面色无奈,指定真人,说道:“你这童儿,自成大法力来,便隔三差五前来寻我,这是个何理。”
真人笑道:“师父,那时弟子为成大法力,开府,自是要好生修行,懈怠了侍奉师父,近日功成,自当多与侍奉师父。”
祖师说道:“我何须你这童儿来侍奉。但你门下有十数弟子,你怎个不去思虑如何教导。”
真人摇头说道:“师父,但那些弟子,不须我去思虑如何教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