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你不够硬啊 (第1/2页)
朴廷桓手里握着若干棋子。
林若则把手中抓出来的棋子平静地放在棋盘上面。
两颗,偶数!
看到这一幕,朴廷桓不知道为何突然就有些小小的傻眼。
为什么是两颗,他明明记得林若的习惯不是不论在那边,永远都只会从棋盘当中抓一颗棋子的吗?
今天怎么就抓两颗呢。
他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但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证据。
正常猜先猜对者可以执黑先行,而朴廷桓的打算是执白,所以他是按照林若只抓一颗棋子的思维从棋盒中抓出若干单数的。
为的就是让林若执黑,从而他执白。
其实在赛前昨晚上的时候,正是因为林若有雷打不动的固定猜先一颗子的习惯,朴廷桓为此研究了不少。
而他所研究的就是在白色方怎么更好的行棋,从而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他想了很多,至少有了一定的收拾。
只是谁又能想到,从出道参加围棋比赛以来,从来都是只落一颗子的林若突然之间不这样玩了呢。
朴廷桓现在严重怀疑林若是不是在他房间里安了监控,否则怎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改变自己的习惯了。
他想不通。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林若手中的棋子是双数,而朴廷桓张开紧闭的手掌,落在棋盘上面的棋子是五颗,也就是单数。
双方并不对等。
林若猜错了,因此朴廷桓拿到了执黑先行的权利。
这黑拿的是真黑啊,朴廷桓摇了摇头,有点欲哭无泪的冲动。
林若也注意到了朴廷桓的脸色似乎有一点难看,不过他并没有多想。
至于为什么突然之间抓两颗棋子,林若也从来没有什么其他心思。
只要手在我身上,那我抓腻了一颗,现在决定抓两颗不行吗?
人总是会成长的,林若只是单纯觉得现在抓两颗更有意思罢了。
而浑然不知的朴廷桓还在以为林若故意坑他,由此复仇意志更甚。
大不了昨晚上白研究就是了,对,就当昨晚上压根就没有研究什么。
现在他要全身心从黑棋一方发动攻势准备赢下这场不能输的对局。
虽然当白子更有胜算,但是黑子我就不行吗?
当然行,我就要当彻头彻尾的小黑子。
随着时钟开始计时,中韩两国直播间以及现场媒体无数人关注下,这场在16强就上演的超级大战正式拉开了对决的序幕。
两边在开局上面,默契都采用了二连星的布置思路。
黑棋占据棋盘右边上下,白棋则据守在左边区域虎视眈眈。
随后第五手,朴廷桓直接在左下挂角率先开始走点三三。
林若没有什么思考什么就过去挡,在黑棋之前先落下三枚竖子,双方小试牛刀定形后就此拉开。
第十手,林若操作着白棋转守为攻来到右边底部区域效仿挂角威胁星位。
这个时候对于朴廷桓来说选择空间非常大,可以选择在自家黑棋上方守角,也可以选择在白棋旁边夹。
不想落入下风的朴廷桓稍加思考,选择的方向是去旁边夹一手,将局面朝着混乱的方向开始拉。
而仍然崇尚灵活进攻的林若没有跟着在这个局部去回应反击,而是思维一转又来到右上方。
哎,我也准备来一手点三三,主打的就是与左下方对称。
心态就是这么平稳。
但是四手过后,当黑棋飞那么一下,白棋转而选择托,双方在上方就不是什么点三算了,而是形成了芈刀定式的阵势。
朴廷桓不想玩了。
他用黑棋对星位的点三三做了强硬应对,那就是飞,从而迫使双方在布局阶段即进入激烈战斗。
作为以角部对杀为核心,芈刀定式变化复杂且易导致全局混乱,是用搞事情的不二之选。
这也是AI出现后对于传统棋局的重大变化之一。
而林若选择托,就相当于是说,来吧,你尽管来吧。
我怂一下就不姓林。
毕竟白方托时,黑棋扳出最易引发对杀。
“双方打得很有感啊。”
此时的野狐直播间里,围棋解说看到芈刀这个打法出来时,心里也是有一点小震撼。
芈刀定式出现得并不早,因为他是今年才真正出现的,然后经过AI配合推广开来,而创造这个打法的人就是他们中国棋手芈昱廷,所以才会有芈刀定式的概念。
但其实虽然出来了一段时间。
芈刀定式在职业赛场上还是并不能做到为很多人所以使用的。
原因就是这个定式太复杂风险太高了,所以可用度比较低,结果现在在这种顶级对局里面出现了。
果然啊,越有实力的人越有胆。
不过站在支持中国棋手这个层面上来讲,解说倒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因为林若最擅长的就是打对攻啊,要不然也不会托那么一手了。
所以朴廷桓这个做法不是相当于送上门来吗?那可太好了。
而且作为顶尖棋手,朴廷桓居然选择玩芈刀这么有风险的下法,这无异于铤而走险。
这又说明什么?
不就是朴廷桓在心态上面有问题吗?或者说他不认为平常对局能够赢下林若,因此才会这样走另辟蹊径。
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是好事啊。
反正这样玩,要你朴廷桓杀得快,要么就崩的快,今天的对局注定不是一场持久战。
不打持久战啊,那林若可擅长光速下班了。
棋局上面。
双方接下来走着常规定式路线略微打了来回,在第二十七手时,朴廷桓的落子再一次改变了局面。
或许是觉得这个情况可以接受了,又或者是朴廷桓有些怂了,认为再下去吃亏的肯定是他,因此选择了粘一手。
在第十六列十五行粘。
这手既代表着简单化,也代表着平心静气。
他不想再把芈刀定式往着复杂的方向引了,如果仍然想在这里继续缠斗,他大可以在白棋前面扳的时候也扳一手。
但是朴廷桓没有,而是选择了更为温和的粘。
林若也配合立了一手,形成了最为标准且接下来没有继续复杂化的芈刀定式。
后面的朴廷桓就想着在上面打吃了,通过右边的子想形成厚势,从而取得比较不错的先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