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下 (第2/2页)
李叙白抽了抽嘴角,一言难尽的撇开眼睛,把衣裳拿开,看到了下面藏着的那只老榆木匣子。
那匣子里藏着他的全部身家。
宋时雨把这个塞进来,用意不言而喻。
想到这,李叙白突然对这桩差事也就没那么怨怼了。
不过,他眉头一皱,神情有几分怪异:“没了?”
“没了。”
“就这些?”
“就这些。”郑景同茫然点头。
李叙白又气又好笑的拍着腿:“这里头都是我的钱,我自己的钱,你的呢,外头那几个人的,你不从衙署里支点银子,吃啥喝啥!”
“......”郑景同恍然大悟:“这个,大人的手指头缝里漏点就够下官几个人吃喝不尽的了,再说了,大人心善,哪舍得让下官几个饿着啊。”
“......”李叙白只觉自己被骗了,上了贼船,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愤愤然的啐了郑景同一口:“你下去,给我腿儿着南下!”
“那下官就得从脚脖子磨到大腿根了!”郑景同死皮赖脸的待在车厢里,宁死不肯下车。
李叙白气的发笑,一脚踹了过去。
郑景同侧身躲开,嘻嘻一笑:“大人但凡踹到下官,就算下官输,下官就腿儿着南下。”
话音方落,车厢里便传来了哐哐哐的响声,马车一摇一晃的,从外头看着就像是快要散架了。
陈远望稳稳的驾着车,听到身后车厢的动静,又是憨憨的一笑。
声音渐渐停了下来,晃动的车厢也平静了。
李叙白靠着车壁,脸颊通红,满头是汗,咻咻喘着粗气,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
“你......你这,这功夫可......真......不错!”李叙白缓过一口气,瞪着郑景同,欲哭无泪,却又不甘心的赞叹了一句。
郑景同的衣裳发髻都一丝不乱,身上连半点灰尘都没沾染上,就更别说是鞋底印子了。
听到这话,他嘎嘎笑的格外嚣张,丝毫没有下官面对上峰该有的恭敬和谦逊:“那是自然,下官的轻身功夫专门跟着高人学过的。”
“高人!”听到这话,李叙白顿时来了兴致,双眼亮晶晶的泛着光:“什么高人,在哪呢,我也想跟着学几招。”
蓝星上的男人,谁年少时没有做过一个武侠梦,谁不向往飞檐走壁的轻功。
“......”听到这话,郑景同的神色却是黯然了下去:“那高人,怕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李叙白愣住了。
郑景同涩然开口:“下官遇见那高人时,那高人已经年逾古稀了,那时下官才不过五六岁,如今下官已经三十五岁了,若那高人还活着,应当已是百岁老人了。”
“......”李叙白诧异问道:“那人都七十了,还能教你功夫?”
郑景同一时走神,目光越过了飞转流逝的光阴,像是看到了数十年前的旧事。
“能,怎么不能,”郑景同忽的一笑:“下官幼年时在外祖父家住过几年,与那高人比邻而居,那高人是个年逾七十的老妪,巷子里的人都叫她姚姑姑,一生未嫁,产业颇丰,我去偷她园子里的樱桃被她抓了个正着,后来她便开始传我功夫,她所学极杂,涉猎甚广,什么轻功,暗器,毒药,布阵,兵法,无一不通,且大多是前朝绝学,至本朝皆已失传。”
李叙白听得连连咋舌,艳羡不已:“那高人竟是个女的,莫非她这一身绝学都交给你了?你都学会了?”
“没有,”郑景同遗憾的摇了摇头:“她说我资质有限,只能学她的轻功和暗器。”
“那就太可惜了。”李叙白也觉得遗憾不已,这样的奇人,他竟然无缘得见,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突然又问道:“你方才说她学的都是已经失传了的前朝绝学,难不成她在前朝时还是个什么大人物?”
郑景同微微皱眉,想了想道:“下官听外祖父说过一句,姚姑姑好像曾经做过前朝内卫司的参军,不知怎么就到了吴县。”
李叙白对大虞朝的古今都不甚了解,对前朝之事就更是一无所知了。
他从自己浅显的历史知识中搜肠刮肚找了半晌,才勉强找出个曾经有过内卫司这个衙署的朝代。
可是他从上捋到下,发现那史书上有记载的朝代,跟眼前的大虞朝根本连不上。
他叹了口气,看来追本溯源的事情难度太大,不适合他。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李叙白果断的放弃了寻根,目光一闪,问道:“难道她就没给你留下什么秘籍之类的?”
郑景同“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大人,下官八岁就离开了吴县,那时姚姑姑还活的硬朗的很呢。”
李叙白靠在车壁上,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