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认系归宗,天一紫峒 (第1/2页)
崀山是东北—西南走向,夫夷水与崀山并肩同行,从西南流向东北。于是,袭明派便将夫夷水入山的地方定义为山头,将出山的地方定义为山尾。
另外,这样定势还有一个原因,南荒位于三湘西南,而崀山又在三湘的边界,所以将山头定在西南也是表明了迎面向敌,护境守民的意思。
袭明派在夫夷水入山的地方,于江水两侧的青山上立起了两根擎天白玉柱,以为山门,玉柱上刻篆文。
上联曰:
良山乾象,青峰聚气通玄牝;
下联曰:
宜水坤爻,碧波涵虚道真阴。
过了山门,两岸青山上楼阁林立,高宇连云。又有许多横跨夫夷水的连廊拱桥将大江两岸的高楼相连,上面行人往来如梭。而在大江之上,又有竹筏扁舟游弋,在连廊下疾驰而过。
总而言之,建宗才三个月的袭明派,已然是热闹非凡,一派大宗气象了。
在夫夷水入山后的第一个拐弯处,袭明派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宝殿,依山望水,正对山门。这是袭明派用来招待贵客的地方,名为迎真殿,也是这几个月以来,使用次数最高的大殿之一。
程心瞻的住处在山腹中央的天一殿,接到时通玄的传话后便立即往前赶。如今宗门新立,有一位四境尸仙登门来访,礼节上肯定要到位,正副教主一同作陪是应有之义,说不得就能将人留下来。
待他步入大殿之时,发现祖师已经将贵客引入座位,奉上茶水了。
“不知贵客登门,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程心瞻边往里走,边朝贵客拱手赔不是,与此同时,他也在打量着这位贵客。
这是一个坤道,约莫三十上下年纪,生得肌骨莹润,眉目如画。一张鹅蛋脸,不施脂粉,黛眉秋眸,顾盼间似有慧光流动,嘴角常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天然透着几分书卷清气。
再看她身量,不高不矮,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秾纤合度。身上穿着件青罗衫子,色如雨后新竹,清雅非常。外罩一件鸦青半臂,襟口绣着缠枝忍冬纹。下系一条月白六幅绫裙,行动时如碧波漾月,煞是好看。
至于装扮,倒也简单,头梳惊鹄髻,只簪一支青玉云头步摇,耳垂上悬着对滴珠翡翠坠子,两手腕上各套一只翡翠玉镯。腰间左边坠着一枚白玉芙蓉佩,右边挂着一件青缎蹙金香囊,仅此而已。
总的来看,此人一身清雅打扮,眸光皎洁,看着是个通透灵秀的人物,倒也无愧于青囊仙子的名号。
而且以程心瞻的功力,如此近距离的看,也看不出此人身上有任何的尸气,难不成又是一具乙木之尸?
程心瞻在打量着贵客,而贵客同时也在打量着他。此时程心瞻身份有变,为一宗副主,身在山中,主持大务,不好再一身清爽便装,所以此时是换上了一身正装法袍。
这套正装法袍是师门收阴山的巧匠们专门为他订做的,从袭明派开山大典的那天就穿着,一直未曾换过。
法袍通体以青色为主,如雨后天穹,山间嫩松,叫人一看便有种生机盎然之感。前胸简约,并无什么花样纹路,只是在襟领上左右分绣着长条状的青山碧水纹样,仔细一瞧,正合崀山夷水之貌,显得颇为亲近宜人。
但等他转过身来,便可看到在法袍后背却是一副满绣的太乙救苦天尊乘九头狮子升天像。天尊宝相庄严,闭目沉思,面容慈悲。狮子威武不凡,九头十八眼俱睁,神威如岳。
如若看的再仔细些,便可发现在法袍的衣摆处有一圈三指宽的黑色条纹。在这一条窄窄的黑边上,却是以暗红色的细线密绣着二十四界青华地狱之景。随着他迈步行走,衣摆飘摇,上面的二十四界地狱之景仿佛活了过来,堪称巧夺天工。
如此华袍,加之一顶紫蕊的青玉莲化冠,总算是为过分年轻的道士补全了身为一宗副主应有的威仪。
“想必这位便是广法先生了?冒昧登门,还请见谅。”
女子起身回礼。
“仙子客气,请坐。”
程心瞻伸手示意客人落座,等华瑶崧坐下来后,他便跟着坐在时通玄的下手位置。
与此同时,程心瞻以心声问时通玄,
“祖师,此人什么来头?四境的尸仙?”
程心瞻当然感到意外,尸族修行何等艰难,能至三境都属于有大机缘的了,何遑四境?
如今天底下有名的尸宗仅有两个,在正即为袭明派,在魔即为三尸教,但这两个宗门加起来,三境阴尸也不过三百之数,三境之上的更仅仅只有三个,还俱是魔尸。要知道,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法统的高修数量,而是一整个族群!
所以程心瞻才惊诧,怎么会突然有一位修行灵善正法的四境尸仙登门。
时通玄闻言则答,
“尸仙渡过劫雷入四境后,寿元大涨,所以你莫看仙子年轻,实则还是我的前辈。这位成名极早,道场在河洛南阳郡的云露山,有一身上好的医术,时常在河洛之间行走,治病救人,行走南宋时便享有盛名,乃是有名的善尸。
“据传此人腰间青囊中有一口飞剑,名字就叫「青囊」,既能取人性命,也能斩灭恶疾,极为神异。不过此人在南宋中期便封山闭关,从此不问世事,也不外出行走,名声逐渐沉寂,甚至有传闻说此人已经坐化了,所以你这一代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程心瞻心道原来如此,然后又问,
“那这位仙子今日登门,可是有入门之意?”
“这才刚见面寒暄,还没聊到正事呢,但愿如此吧。”
祖孙两以心声交流,说这些话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另一边,华瑶崧重新落座后,主动开口,说起了一个叫两人意外的话题,
“时教主是通字辈,广法先生是心字辈,这在三清山里都是极高的辈分了吧?”
祖孙俩对视一眼,不知仙子问这话是何意,但还是点了点头。
随即,便听仙子又道,
“我还听说两位教主似乎是一脉相承,均精研阴阳大道与活死人之术,莫不是莲花福地中的明治山一脉?”
祖孙俩再度意外,三清山的内部道脉和传承谱系从未对外公开过,明治山对外都是称青神山的。虽然说这些事只要有有心人留意,也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位孤僻的尸仙乃是散修出身,又远在河洛,怎么会关注起这些?
莫非是和宗门前辈有旧?
时通玄脸上笑意更甚,如果是这样倒是更好说话了,便点头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