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湘四水,阴土崀山(5.6K字,月初求月票支持~) (第1/2页)
三湘,阳明山。
自从衡山剑派掌教邓青阳驻剑阳明山后,此山便从三湘境内的二流灵山一跃成为一流,如今名声只在南岳衡山与苏仙岭之下。
阳明山与被南派所占的九嶷山两相对望,相距不过四百余里,所以也是浩然盟在三湘境内与南派正面对抗的前沿阵地,山中既有大批的衡山剑派弟子,也有浩然盟中其余各派弟子在此支援,轮战换,收复失土。
可以想象,如果正道能赢得这场战争,那么在打退魔道之后,这座灵山说不定会诞生出一个新的宗派来。
阳明山之名,出自:「朝阳甫出,而山已明者,是为阳明。」
这句话说的是在太阳初升之时,湘南原野上还是一片阴暗,但此山山顶已经被晨曦所照亮,灿灿光明。
这一天,正是朝阳甫出之时,一老一少两个道士驾云自东北而来,并直接飞向被朝阳所照亮的山巅。
而阳明山作为浩然盟的前沿阵地,自然有护山大阵庇佑,外人不得随意闯入。此二人在来之前想必也是早有通报,此刻山外已经有人在此等候迎接。
“何劳青阳道友远迎,罪过,罪过!”
来访的老道士一头银丝,一身麻灰色道袍,脚踏白袜芒鞋,手里拿着一柄拂尘,端的是仙风道骨。老道士停云来到主人家近前,行了一礼,口中连连称罪。
而在此等候的主人家则是中年模样,相貌在四五十岁上下,一身鸦青色的棉布长袍,一根黄杨木簪横贯发髻,脚踩麻鞋,腰配长剑,一副剑客打扮,他笑着回了一礼,
“通玄道友来访,这是何等幸事,邓某自然要迎。”
原来,此人便是衡山剑派的掌教,阳明山的镇守者,邓青阳。而来访的老道士,则是三清山的玉京峰副教主,时通玄。
问候了时通玄,邓青阳又看向另一位访客,一名年轻的紫衣道士,
“广法先生,有礼了。”
三清山的万法经师先后被黄海和东道四山尊为「通真广弘先生」和「仁惠广法先生」,对于陆上修家,肯定更习惯于称呼后者。
一旦叫了这个名号,这位年轻道士的身份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正是程心瞻留在陆上的竹身化身。
就在邓青阳看过来的时候,程心瞻便执礼问好,
“邓掌教,有礼了。”
三人打过招呼后,便由邓青阳领着进入了阳明山,来到山巅的金顶殿上。
三人落座,邓青阳倒茶。
“这是我衡山的云雾茶,请尝尝。”
两祖孙端茶,浅尝辄止,然后不约而同赞叹一声,
“好茶!”
邓青阳是一个剑客,是一个在大敌当前时,以掌教身份出镇前线的剑客,是一个直来直往的人,所以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在看见两位客人饮下一口茶后,便直接开口问,
“不知通玄道友和广法先生登门造访,有何要事?”
于是两人放下茶杯,时通玄看了一眼程心瞻,示意由他来开启这个话头。
时至今日,程心瞻无论是面对四五境大修士,还是一宗掌教,都已经是习以为常,自然也不存在胆怯什么的,他看向邓青阳,好整以暇,将来意娓娓道来,
“邓掌教,容贫道从头说起。”
“先生请讲。”
“是这样,三湘四水,地大物博,是世上一等一的养尸地,湘西阴土更是闻名天下,是故常有死尸成僵,游荡山林,不时还有害人之举。我听说,三湘正道,每年在除僵度尸一事上,都要花费不少心力。而南岳执三湘牛耳,我想对这些事更是一清二楚。”
邓青阳没想到三清山来人居然要说的是三湘的尸祸,不知是何意,他顺着程心瞻的话点点头,
“先生说的不错,三湘尸祸由来已久。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不光对我们人族慷慨相待,对于这些地下的阴族也从不吝于恩泽。
“只是阴族蒙昧,他们的心智如同饥兽,但是又有着比饥兽强大太多的能力,时常作乱害人,尤其是难以抵抗的凡人。所以,降伏这些游尸,是三湘正道一直在做的事情。即便是现在南派魔教入侵,但这件事,始终占据了我们的一大精力,也从来没有停过。”
说到这,邓青阳看着程心瞻,居然起身行了一礼,
“先生在前些年,连同东道各派,做斋行醮,度化了天鞘山群尸,除灭了魔头。这对三湘是一桩天大功德,青阳在这里代表三湘正道与百姓要向先生道一声谢。”
程心瞻也连起身,扶着邓青阳坐下,然后他苦笑道,
“邓掌教不必夸我,我想,自那以后,侵扰三湘的高境魔尸肯定是少了,但初生灵智的低境僵尸却是更多了,是也不是?”
程心瞻对这个问题也是后知后觉。
之前湘西有个天鞘山在,天鞘山的魔头炼尸是多多益善,所以自然会四处去捕捉僵尸,这和三湘正道的行为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抓到僵尸是杀掉,而后者抓到僵尸是带回天鞘山炼化。甚至,后者对僵尸的需求量太大,还要委托武陵水帮给他们收尸。
现在天鞘山没了,但三湘每年死后入土的人没有变少,三湘这片土地对死人格外“优待”的特性也没有降低。这势必会造成僵尸泛滥,三湘正道对面的高境尸魔少了,但抓捕新生的低境僵尸的压力却变大了。
邓青阳闻言笑了笑,
“先生不必妄自菲薄,情况肯定是变好了的,山林间游荡的僵尸无论如何也比从天鞘山出来的尸魔要好对付太多了。而且,现在湘西多了一座真武观,盟中又在天桥山开了分舵,魔消道涨,总体来讲肯定是变好的。”
程心瞻闻言也笑着点点头,然后道,
“邓教主说的是。只不过,贫道最近又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东海的三尸教中,有很多三湘服饰的行尸。”
“先生也去了东海?”
“也?”
“哦,没事。”
邓青阳摆了摆手,然后沉声道,
“先生说的不错,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三尸在东海立教,广邀天下尸修,三湘之尸众多,又岂能例外。而且,还有一件事不知先生可知晓,三尸教内有一种组织,名为发丘堂,专门觅尸掘坟,喜欢往陆上跑,尤其来三湘者甚多。他们比之前天鞘山的捕尸人还要难对付,这些年我们花费了不少精力在截杀这些发丘人身上。”
邓青阳轻轻叹了一口气,
“地阴尸祸,南派魔祸,还有海外魔教的侵扰,这些年三湘的日子不好过。也是多亏了盟里的同道们,往三湘支援了不少人。而且盟里在武陵建了天桥山分舵和金水商会也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程心瞻当然知道发丘堂,本尊在火龙岛中也亲身和不少三湘的阴尸打过交道了。既然邓教主对这些事一清二楚,那接下来的话便更好说出口了。
“古人云:「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网罗天下能人,则敌国穷也」。又云:「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邓教主,以为然否?”
时通玄在一边看着侃侃而谈的程心瞻,借着端盏饮茶的遮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不禁心想,等心瞻做了副教主,一定要让他主管外事院,他实在太适合了。
而邓青阳作为一派之主,又是何等的聪明人,听了程心瞻的话,马上便反应过来。不过在听懂之后,他的眉头微皱,他先是看了一眼时通玄,然后又看回程心瞻,问道,
“广法先生,或者说三清仙山,是想要招揽阴尸?盟里也是这个意思吗?需要我衡山来做?”
程心瞻时刻关注着邓青阳的神情,他能察觉到,这位三湘之主似乎有一些抗拒。当然,他知道这无可厚非,就算这次来的不是阳明山,找上任何一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方恐怕也都是这个神情。对阴族的敌意和不屑,在整个道门——无论是东道还是北道——甚至是西方玄门,都是极为普遍与根深蒂固的。
程心瞻知道,也只有自己出身于钻研活死人之道的明治山,并且有一个开明的山主师尊、一个开明的祖师副教主以及一个开明且极为宠溺自己的掌教,所以自己才会提出这个想法,并能很快在三清山内达成一致意见,是故今天来拜访阳明山还有祖师相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